綠巴投訴增9.6% 兩成涉不當駕駛
【明報專訊】交通諮詢委員會今年首3季接獲3566宗綠色專線小巴投訴,較去年同期的3253宗升9.6%,當中約兩成人投訴司機駕駛行為不當,包括衝燈及高速駕駛等,投訴行駛時開車門則急升11倍。運輸署已要求專線小巴營辦商加強督導服務水平,對於屢次未能達到服務規定的小巴路線,署方會按情况向營辦商發警告信。
交諮會轄下交通投訴組發表季度報告,顯示今年第3季共接獲1551宗公共小巴投訴,當中綠色專線小巴投訴佔1460宗,餘下是紅色小巴。報告發表專題文章,表示近年投訴專線小巴數字有上升趨勢,由2011年的3051宗增至去年的4416宗,升幅達44.7%;今年首3季便已有3566宗,佔去年全年80%。
疑因人手短缺兼職司機增
該3566宗投訴中,行為不當佔706宗,較去年同期升兩成;當中未待乘客上落車便開車有106宗,是該類投訴之中最多;升幅最高投訴是在車輛行駛時打開車門,有24宗,較去年同期2宗急增11倍;其他包括高速駕駛及衝燈等。
運輸署表示,專線小巴司機駕駛行為投訴增加,可能是整個行業人手短缺,以致兼職司機增加,而他們不擅於處理顧客事務。運輸署會繼續推出各種措施,包括調高車費及重組路線等,以改善專線小巴服務的營運及財政狀况,讓營辦商能以更佳薪酬待遇吸引新血。
報告顯示今年第3季收到7323宗各類交通投訴,較上季增14.7%,公共交通服務佔87%、執法9%、交通情况2%。另外,交諮會昨開會,委員會支持政府建議,為6條離島航線在下個牌照期(2017年中至2020年中)提供特別協助措施,以及上調補助金額上限至4.1億,以減輕票價加幅對乘客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