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會熱身 反腐紀錄片造勢
暴風雨式「打大老虎」變恒常黨紀約束
披露反腐肅貪詳情的8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永遠在路上》正在央視熱播,將於下周一(24日)播完,而當日開幕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將以「從嚴治黨」為主題。六中全會將制訂黨內監督的兩大文件,當中的主要思想亦可從專題片中一窺端倪。多名落馬「大老虎」在片中頭髮花白、憔悴亮相,或懺悔、或落淚,有專家認為,專題片是反貪「成果展」,六中全會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標誌着過去3年疾風暴雨式「打老虎」反腐運動告一段落,今後將轉入恒常式紀律防腐的新階段。明報記者
貪官行為曝光 水樽裝茅台
在六中全會召開前一周,由中紀委宣傳部及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8集反腐紀錄片《永遠在路上》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從10月17日起每晚一集。紀錄片中揭露了貪官種種行為,如河北省委前書記周本順家中養的一隻烏龜死後,專門手抄佛經陪葬;天津市醫藥集團原黨委書記張建津用礦泉水樽裝茅台、獲民企老闆請吃整條鱷魚尾;雲南省前書記白恩培一隻翡翠手鐲價值1500萬人民幣;江西省前書記蘇榮與兒子蘇鐵志雙雙出鏡,講述父蔭子貪的罪行等。
「這個(紀錄片)與六中全會有關。」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對本報指,這套紀錄片是為「從嚴治黨為主題」的六中全會作輿論造勢,特別是落馬高官們現身說法,展示了黨中央反腐的決心。此次六中全會,中共已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稿,經修訂後將提請全會審議。
十八大以來處分百萬人
自2012年的中共十八大始,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導、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執行的「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行動雷厲風行。據中紀委網站公布,2013年至2016年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01.8萬件,101萬人受黨紀政紀處分,查處範圍覆蓋31個省區市,亦包括中央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
昨晚播出的紀錄片第五集《把紀律挺在前面》更點明了六中全會主題,「全面從嚴治黨,絕不僅僅只是反腐敗,而是要把紀律挺在法律的前面,靠紀律和規矩管住全黨,防患於未然。」片中引述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2015年9月在福建調研時指出,監督執紀有4種形態,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私下談話、誡勉)成為常態,在違紀問題的處理中,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抓早抓小防患未然 避嚴重違紀
「把紀律挺在前面,這是我們現在工作一個重大的變化。在關注大案、遏制腐敗蔓延同時,也要抓早、抓小,實際上就是防患於未然,不要讓我們的黨員包括領導幹部走到嚴重違紀這樣一個程度。」片中引述中紀委案件審理室主任羅東川說,「從長遠來講,它的意義比抓貪腐大案意義應該要更大。」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對微信公號「錄音筆」表示,《永遠在路上》的播出是為在六中全會召開前,在全社會營造中共管黨、治黨的濃郁氛圍,在全黨、全社會形成政治共識,為開好六中全會奠定良好的政治環境。「我覺得這個紀錄片的播放有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在十八大以來,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總體成果的一種展示;啟下是指奠定了六中全會以後從嚴治黨的基本基調和思想方向。」莊德水還說,播放的內容亦是駁斥一些錯誤的思想觀點,例如「過頭論」、「刮風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