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坐落於土瓜灣工廠區的維修小店,其紅字招牌一向引人注目,八旬老闆英伯亦從未言退,維修生意減少,他便轉型兼賣香煙汽水,惟近日收到清拆令,要跟經營半世紀的小店道別,英伯難掩不捨之情。(曾憲宗攝)
放大
 

其他新聞
國泰最後「空中女王」低飛告別
涉霸官地 區議員申短租緩執法 1500呎納村屋花園 地署收投訴拖6年
屯門鄉委會首副 政府建公屋摸底對象
區議員捲霸官地事件
黑青疑欠賭債 遭同門穿心刀攞命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半世紀維修舖逼遷 老店主難捨難離

【明報專訊】土瓜灣昔日興盛工業面貌不再,但一間不足百呎、藏於工廈樓梯底的水電工程小店卻堅守這方寸之地半世紀,白底紅字的招牌依舊耀眼,封存了八旬老闆英伯半世紀的拚勁,透露了他從未言休的心聲,惟上月他收到屋宇署清拆令,因違例佔用而需於3星期內搬遷,英伯終於要與一手建立的小店道別。

不斷上色 紅字招牌一直搶眼

土瓜灣工業區旁邊簇新的沙中線建築物,反映了工廈的暗淡,惟保留1960年代裝潢特色、屹立50載的「安樂水電工程」小店,在工廈地面一角卻未見殘舊,且掛着搶眼的紅字大字招牌,皆因人稱「英伯」的老闆英廣耀閒時便會為招牌上色,為了告訴這小區,他每天朝九晚六在此候命,準備為各家各戶服務。

高峰時10伙計 見證工業興衰

82歲的英伯說,19歲便當水電工程學徒,1960年代後期於土瓜灣開工廠的「老表」把樓梯底地舖租予他使用,「當時打工儲到錢,又見這位置開揚,便決定嘗試自立門戶」。英伯憶述,這小區以前人多繁忙,多間大型工廠林立,右為食品批發公司,左為「鏡王」冠華鏡廠,店外泊滿貨車,但現在店舖已變成車房 ,人流不如往昔。

小店坐落下鄉道安樂工廠大廈樓梯底,順理成章以「安樂水電工程」命名,英伯多年肩負安樂工廈的各式維修工程,興盛時約有10人協助他做工程,「以前這區很旺,有很多工廠,有鞋廠、塑膠廠,又有製衣廠,水電維修工程很多」,相熟的工廠工友會邀請他跨區到家中維修。

手製黑板 難抹歷來工程粉筆痕

英伯說,以往常東奔西走,甚少看舖,全靠太太守店為他接單,接下的工程寫在店內的黑板,「黑板是我自製的,方便大家,以前寫滿字,一目了然」,現時黑板的留白比文字多,訪問當天的就只有「鞋廠」二字。

作為水電工程的老行專,英伯沒取得什麼名銜或證書,透過這小店養大4名子女,「我有兩仔兩女,是這小店養大他們,個個都大學畢業,有自己地方住」。英伯說,子女在小店長大,現在小店成為一家的聚腳地,子女和孫兒閒時會去「打躉」。

訪問當天,英伯的女兒帶同丈夫到場幫忙執拾,她表示,父親現仍會拖着載滿零件和工具的手拉車出外維修,深明父親不想退休,但希望父親接工作時能顧及身體狀况,「他上月竟去維修鋁窗,我嚇一跳,我常叮囑他接小維修好了」。

現時以月租2500元租店經營,開舖成了英伯的習慣及寄託,幾年前英伯見人流及工程減少,在店內添置了一個大雪櫃,購入飲品等雜貨出售,令小店轉型「前士多,後維修」格局,吸引附近的工廈用戶和搬運工人不時幫襯。

英伯本打算做到終老,但近月收到屋宇署清拆令,要求他周六(15日)前搬走,雖曾向法團和區議員求助,希望可延期數月搬遷,最終不成功。摸着自製木櫃,英伯盡顯不捨,「樓梯轉角地舖只會買少見少,跟街坊打牙骱的時間亦會買少見少」。

明報記者 李詠珊

 
 
今日相關新聞
半世紀維修舖逼遷 老店主難捨難離
街坊幫襯助散貨 畫家寫生留回憶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