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古人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把池水抽乾,自然能夠捕盡池中之魚,問題是只能捕一次,明年就沒有了。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的打算,成語「竭澤而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現在我們常講「環保」,其實也是另一種要不要「竭澤而漁」的問題。戰國法家大師韓非子筆下有三隻小蝨子,也在面臨利益短長的問題。
三蝨相與訟(1) 。一蝨過之,曰:「訟者奚說(2)?」
三蝨曰:「爭肥饒之地。」
一蝨曰:「若(3) 亦不患(4) 臘(5)之至而茅之燥(6)耳,若又奚患?」
於是乃相與聚嘬(7)其母(8)而食之。彘(9) 臞(10),人乃弗殺。
(《韓非子•說林下》)
■註釋:
1. 訟:[粵]音仲,爭論,爭辯。
2. 奚說:奚,[粵]音兮,何,什麼。奚說,什麼道理。
3. 若: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
4. 患:擔心,憂慮。
5. 臘:祭名,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舉行,古人在這一天祭祀眾神。臘祭在農曆十二月,故十二月又稱「臘月」。古人在臘月醃製豬肉,經煙火熏烤,以備來年食用,稱為「臘肉」。
6. 茅之燥:茅,茅草。燥,乾。茅之燥,指用茅草燻烤,使豬肉乾燥,以便製成臘肉(見前「臘」註解)。
7. 嘬:[粵]音猜去聲(caai3),大口吞食,咬;又音絕中入聲(zyut3),吸食,吮吸。
8. 母:母體,這堳豬的身體。一說「母」字當為「身」;一說「母」字當為「血」。
9. 彘:[粵]音自,豬。
10. 臞:[粵]音渠,少肉,清瘦。
■言外言
〈三蝨相訟〉所說,有這麼三層利益關係:
個體vs. 整體
三隻小蝨子一開始爭搶豬身上最肥的地方,只為自己,考慮的是個體利益。經另外一隻蝨子提醒,才聯手吸食豬血,令豬變瘦,以免一起滅亡,不再因一己私利影響整體利益。
短暫 vs. 長遠
三隻小蝨子最初關心的是眼前食物是肥是瘦,只顧短暫利益。後來終於明白豬的肥瘦不是問題,豬的存亡才是問題。長遠來說,確保未來食物供應,比眼前食物好壞更值得關注。
表面vs. 實質
對蝨子來說,豬的肥瘦只是表面的利益,豬的存亡才是實質的利益,它們終於捨表面而取實質。有趣的是,對豬來說,肥壯也不是件好事,表面風光,最終會導致滅亡;身上長蝨、日漸消瘦,看起來不是好事情,但卻能保全性命。從豬的角度看,它也面臨表面和實質兩重選擇。
■實戰篇
(1)試白話翻譯下文:
豬身上有三隻小蝨子,互相吵得很厲害。另外一隻蝨子在一旁a.__________,問:「你們在吵什麼?」
三隻蝨子回答:「我們在b.__________豬身上最肥的c.__________。」
那隻蝨子說:「你們也不想想,臘祭一到,豬要被宰掉,然後用茅草熏烤,那時就全完了!你們連這都不擔心,還有什麼值得擔心的?」
三隻蝨子聽了,於是d.__________起來,一起吸食豬身上的血。豬慢慢變瘦,人類也就e.__________它了。
(2)試判斷以下陳述:
A) 豬身上有四隻蝨子。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B) 豬太瘦,所以逃過一死。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3)綜合全文,三蝨真正之「患」應是:
A) 相與爭訟
B) 肥饒之地
C) 臘之將至
D) 彘之漸臞
(4)文中出現兩個「相與」,說一說兩個「相與」有什麼不同?說明了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文字學、古代文獻和古典文學,長期從事語文教育,著有《生鬼文言文》系列。
文:洪若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