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受華中地區今年7月中旬遭遇特大暴雨,清江(長江支流)隔河岩水電站18年來首度開閘泄洪,受到泄洪影響,湖北宜昌市長陽縣、宜都市等地區的養殖網箱受到破壞,近萬噸外來肉食鱘魚逃逸或死亡。內地傳媒引述農業部長江辦負責人指,目前該些鱘魚已擴散長江中下幹流中,或對長江生態造成災難性影響。 據報道,清江庫區是目前內地最大的鱘魚養殖基地之一。據農業部長江辦專家組前期調查顯示,受到洪水沖擊及泄洪影響,湖北長陽、宜都等地共有 重達9800噸養殖外來鱘或雜交鱘逃逸,或死亡。自7月20日起,長江幹流宜昌段以下漁政部門已陸續接到漁民捕獲外來鱘的紀錄。 參與調查的專家表示,該些鱘魚擴散範圍大,目前已擴散至長江中下幹流中,「洞庭湖、鄱陽湖,哪兒哪兒都是」。 專家指,該些逃逸的鱘魚包括達烏爾鰉(鰉魚)、黑龍江鱘(史氏鱘)、西伯利亞鱘、施氏鱘及雜交鱘等種類,自然情況下均不會在長江出現。而長江擁有300多至400多種本土魚類,每種魚類均有獨特的生態位置,互不重疊。此次逃逸鱘魚總數甚或超過長江中下游幹流現存魚類數量的總和, 將嚴重破壞長江的生態環境。 專家擔心此次大量外來鱘魚逃逸,或會與中華鱘等本地鱘類進行雜交,造成「基因污染」,導致純種中華鱘難覓,甚至面臨瀕臨滅絕的危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