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過往推出發展項目前,通常都會舉行3輪公眾諮詢,然而橫洲發展計劃卻只是以非正式的「摸底」,徵詢鄉委會及區議員意見。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摸底」有助減低發展阻力,然而有曾被「摸底」的區議員亦批評,「摸底」只能收集少數地區人士的看法,難以進行全面規劃。 通常3輪公眾諮詢官民會面 翻查資料,新界東北、元朗南及洪水橋發展計劃,均曾舉行三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包括論壇及展覽等,當局於諮詢期間亦曾派出官員與居民會面,相關發展計劃分別涉及約2萬至3萬多個新建公營單位,亦有私樓等綜合發展用地。至於較小型的項目,例如涉及8900個新單位的華富h重建計劃,本月初已開始第二輪地區諮詢。 就橫洲建屋計劃,當年有份被「摸底」的元朗朗屏區議員黃偉賢透露,該次閉門會面由元朗民政事務處協助房屋署安排,其間有職員記錄重點。但會面前數天橫洲發展已排上區議會議程,形容房署向他「摸底」只是「開會前通知一聲」。他說政府多年來不時以「摸底」代替諮詢,「我都拿迨ㄗ鼒ヱh,(橫洲)1.7萬個單位都大規模啊,為何不做諮詢」。他說即使向區議員「摸底」,亦只限於發展項目所在的分區,無法全面考慮項目對整個地區及居民的影響。 黃遠輝:土地問題敏感 摸底慣常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則認為,土地發展議題比較敏感,政府採取「摸底」工作是慣常做法,以了解地區的初步意見,「非正式溝通其實是好事,可以大致為發展計劃開設平台,令政府在正式進行諮詢時有較大的把握及地區支持」。他認為,政府向當區鄉委會及區議會「摸底」,原意是藉他們了解區內大多數村民的意見,事實上政府的「摸底」工作亦難以向逐個受影響人士進行。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