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先在英國成為正式運動項目,但起初在技術和戰術上較為單調。惟自20世紀中期傳入亞洲後,球手的打法更多變靈活,特別在中國及印尼,球手的快速上網和主動扣殺的打法引領潮流,加上現時的高科技儀器能記錄球手的走位和球速,有助運動員改善弱點。 羽毛球的英文名「Badminton」,是以英國一個山莊命名,因起初在世界未算流行,故英國球手能雄霸全球。但當羽毛球在亞洲開始流行後,球手的打法逐漸講求速度,扣殺亦更凌厲,印尼球手更在1958年至1979年間、8屆湯姆斯盃贏得7次,該國傳奇球手梁海量的扣殺成當時球手的模範;而中國當時雖較少參加國際賽,但實力不容忽視,後來更出產了楊陽等頂尖球手。 新得分制 講究心理質素 雖然羽毛球早就被傳至世界各國,但直到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才被列為正式項目。現時羽毛球由2006年的15分發球得分制,改為21分的落地分制,令比賽節奏更明快,前「一哥」林丹亦指出,21分落地得分制講究更高心理質素,節奏加快令每個環節都不能放鬆。 而現今的儀器能記錄球手在場上的走動距離和習性,又有測速器量度球速,讓運動員針對弱點改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