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雖然說起來很不科學,但每部電影也有它的命。」有人覺得票房、獎項是電影的成功指標,但「80後」新晉導演許學文不太認同。他憶述一名泰國編劇朋友的電影,上映時遇到泰國水災,結果票房不濟。天災預計不到,「估計不到,也沒法做指標,獎項也如是」。對電影工作者來說,花了心機拍攝的,就是好電影。許學文早在學生年代已擔任獨立短片的導演,最近因其作品《樹大招風》招來觀眾及傳媒注目。不止電影,導演其實也有他的命。
文:校記陳曉筠、張晴旻
圖:陳綺雯、傳媒teen使梁家樂、資料圖片
文字整理:陳綺雯
想過當演員 發現「講故事」更有趣
許學文從事電影工作近10年,小時候喜歡看電影,與許多「70後」、「80後」一樣是看李連杰、成龍的動作片長大。當時他想過當演員,卻發現「講故事」其實更有趣, 感動人之餘亦可將個人想法呈現出來,故萌生當導演的念頭。然而,家人覺得電影圈品流複雜,不贊成他入行,他中七大學選科時只好選報與電影無關的學科。「媽媽說電影只可當興趣,因為(生活)沒保障,所以(大學選科)選了視光,卻沒有獲大學取錄。」許學文隨後在私校念平面設計,但興趣始終在電影,故常常走堂,買「廿蚊飛」看早場電影,並告訴媽媽「拿到cert(證書)就讓我讀電影」。最後他轉讀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導演系,正式踏進電影圈。
欣賞馬田史高西斯杜琪艂鶡w
許學文對電影行業的熱愛,源於美國著名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的士司機》(Taxi Driver)。電影講述從越戰歸來的Travis(羅拔迪尼路飾)因無法適應紐約晚間生活,為了克服失眠,當上夜班的士司機,在車廂內看盡城市的人性醜惡面。他當時看後感受很深,「第一次覺得電影可將角色帶到很深入,說到人內心的狀態。」除了馬田史高西斯,許學文亦很欣賞香港導演杜琪艉峊x灣導演李安。他10多歲時常看杜琪萿犒q影,感受到杜sir對作品質素的堅持,以及對創作的尊重,「(10多歲)這個年紀吸收的東西很影響日後所行的路,開始懂得分析,擺脫了孩子(的思維)但又不像成人那麼多雜念」。
許學文在首屆鮮浪潮短片競賽中憑《枉少年》獲得「最佳電影」,他執導的《一擊》、《綠衣》亦分別獲兩岸四地學生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及入選第25屆德國慕尼黑學生電影節;至數年前杜sir在鮮浪潮歷屆得獎者中選將,他與歐文傑(第二屆公開組「最佳電影」得主)、黃偉傑(第五屆公開組「最佳攝影」得主)獲選合作執導《樹大招風》。電影借1997年回歸前夕的賊王事[,描寫今天的香港景G。戲中「葉國歡」、「卓子強」及「季正雄」(以香港「三大賊王」葉繼歡、張子強及季炳雄作為角色原型)本來打算收山,因為江湖一個風聲計劃聯手做大案,卻因此踏上不歸路。
茪O保留港人集體回憶
電影花了5年時間拍成,許學文表示,最難在於要了解角色的心路歷程,「這部戲是由角色三大賊王去推動,所以一定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電影故事亦需要呼應社會,反映當時狀G,他以《樹大招風》為例, 電影表面屬懸疑類別,實則是希望反映1990年代港人當時對社會前途的感受。他認為,觀眾在20年後看今天的電影,應能看出2016年的社會面貌。《樹大招風》能做到這點嗎?許學文說「history will tell」(歷史會告訴你),他跟另外兩名導演拍攝時茪O保留港人的集體回憶,如即使要花錢做特技,其中一幕也堅持「還原」飛機在九龍城唐樓天台上近距離飛過的畫面。
香港不太平靜反刺激創作
坊間常言「香港電影已死」,許學文覺得香港現時不太平靜的狀態,反而為電影創作提供了養分,有個好的開始,「這對創作是好事。當所有事都淡如止水,沒有衝擊,創作就沒那麼多刺激」。他沒想得太複雜,只專注前面一步,保證不偏離原先的路,「過幾年會變成怎樣沒人會知,去年我也預計不到現在社會變成怎樣」。他認為,港人渴望從電影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創作者不應刻意跟從外國電影的風格,香港的多元本土特色、獨有的故事,是外國電影複製不來的。
【文章經編輯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