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星期五發表長篇深度報道,探討美國從2000年克林頓政府至今的經濟政策,與本次美國總統大選出現的特朗普和桑德斯現象之間的關係。文章認為,16年的結果顯示,當年以貿易、高科技和中央銀行調控確保美國繁榮的策略被證明並不正確。其中尤以當年對與中國貿易的估計錯得失之千里:原本以為可以為美國產品打開巨大的中國市場,結果卻是中國成了美國最大的對美出口國。
三大法寶延續繁榮失敗
2000年4月,美國總統克林頓、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和美國的經濟領袖們,在白宮開會慶祝美國經濟的十年擴張,他們的共識是:靠著貿易、高科技和中央銀行調控這三大法寶,美國將延續其繁榮時代。
但是16年後,當人們回頭看去,卻發現當年的預言大多錯了:2000年以來,美國經歷了兩次經濟衰退,一次是高科技泡沫破滅,緊接著是房地產泡沫破滅,然後又遭遇了75年未遇的金融危機,和一個至今仍在繼續的疲軟增長期。
7成 美國人: 美走錯誤道路
華爾街日報報道,「過去16年的動盪不安和令人失望,顛覆了對現代經濟學和我們政治制度的基本估計。」而這一系列的失望正是特朗普和桑德斯能在今年大選中崛起的原因。
文章說,與2000年相比——除去通脹因素——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16年來下降了7%;貧富差距卻在繼續擴大。根據華爾街日報和國家廣播公司的民調,70%的美國人認為,這個國家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報道說,2016年的大選是一次對被廣泛認為對失敗的美國經濟模式的全民公決。特朗普和桑德斯認為,16年前實行的政策對多數美國人來說已經過時。桑德斯雖然已輸了初選,但他的理念將拉動民主黨更向左轉。
這篇長文檢視了貿易、高科技和中央銀行三方面幻滅的經濟根源及其對社會政治的影響。文章說,原先以為可以讓美國公司向巨大的中國市場出口,以保證美國公司的繁榮,結果卻是讓中國成了最大的出口國,造成了它對美國社會的打擊遠大於之前來自日本和墨西哥的進口潮。
文章說:「中國比任何其它問題都更顯示了全球化帶來的幻滅」。在2000年的那場白宮會議上,克林頓總統說,擴大與中國的貿易將「為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打開他們的市場。」而現實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變成了對美國經濟帶來了比任何人預期都更大的震盪。
連民主黨即將成為總統候選人的希拉里——她在國務卿任內推動了跨太平洋貿易協議——現在也採取對中國更嚴厲和反對這一協議的立場。
而特朗普則一直把中國威脅論當作他競選的核心內容。在共和黨初選中,美國100個對中國進口依賴最深的縣(counties)有89個倒向特朗普,而100個對中國進口依賴最少的縣只有28個選了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