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伊利沙伯醫院就譚耀宗割瘜肉一事的調查小組承認涉事醫護「偏離慣常程序」,卻未交代懲處,只稱按「人力資源條例」處理。醫管局發言人則稱,不同個案處理不一,有關做法包括口頭或書面警告,必要時會停職。有病人組織批評處分制度多年來均不透明,應交代懲處準則。
彭鴻昌:至少交代處分準則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醫管局多次調查事故後,均未有交代懲處安排,外界亦難知悉其制度,「是否應有個公開透明準則?」他認為即使不是交代個別個案,亦至少公布以何準則處分。他又稱,今次事件反映涉事醫護及議員均政治敏銳度不足,亦擔心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恆常發生,認為醫管局應全面檢討。
醫生:無收利益無害人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吳志豪認同今次醫生主動為譚耀宗排期及「後補」轉介信是「跳了步」,但認為相關醫護無收利益,亦無損害其他病人,不至於要嚴厲責罰。他認為此後應提醒醫護處理公眾人物個案時,更應避嫌,以免影響公眾觀感。
醫局:已改良預約分流指引
醫管局發言人表示,已進一步改良及理順專科門診預約及分流程序的運作指引,新指引已於本月1日起在各公立醫院執行,但只作內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