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主題餐廳炒作話題不斷,在台灣芭比娃娃才倒下,後面凱蒂貓、史奴比、蛋黃哥接著上陣,餐廳有如文創另類戰場,但也點破,除了老字號餐飲業靠口碑、手路菜取勝,引進文創概念加值,似乎成為新進店家吸引人潮的主流手法。 儘管主題餐廳題材五花八門,從火車、飛機、監獄、馬桶、海盜、女僕、機器人和電影場景都有,但搞噱頭製造話題,並非消費者全都會買單。北京一家餐廳以「性虐」為主題就惹出爭議。店主是個年輕離婚女性,強調「食色性也」,訴求食客在情色刺激下吃得更盡興。 不過,SM噱頭雖讓餐廳聲名大噪,卻引來強烈批判,反對者認為用色引誘食客,令人噁心倒胃口,媚俗、獵奇可吸引少部分好奇人士關注,無法吸引情侶、女性、家庭等主力消費群,炒作SM主題是自貶商譽,有如「飲鴆止渴」。 事實上,走向情色也不一定非得SM。從日本傳到兩岸的女僕概念店成長迅速,店員藉由角色扮演和服裝打扮,型塑特色。店家更以社團手法經營,打破傳統餐飲店思維,吸引小眾卻死忠消費群,甚至在臉書組建女僕店社群,分享各地體驗心得。女僕店雖然成功打出一片天,但主題概念還在不斷翻新,台灣還推出俊男帥哥組成的執事店,比照女僕概念,鎖定女性消費群,開發不同性別市場。 最近日本更出現讓人噴鼻血的「競技泳衣咖啡廳」,飲食結合攝影活動,女店員清一色穿著連身泳衣,扮演cosplay角色任你拍照,甚至還可付費指定單拍,相信這股風潮很快會襲捲兩岸,再次挑戰社會接受尺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