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看中化﹕太監=愛情絕緣體?

[2016.04.15] 發表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近年喜鬧港劇收視慘淡,《公公出宮》卻「逆市」極獲好評,以往港劇常被詬病的劇情於此更變成賣點:沒有生殖能力的太監,究竟如何過常人的家庭甚至愛情生活?聽起來好像匪夷所思,但尋諸歷史,孤獨終老確實並非太監的唯一結局。

或許港人偏好戀愛情節,就算歷史味較濃的2012年劇集《大太監》,宦官仍不乏愛情配對。固然劇中戀情皆沒有結果,因為清朝對宦官管束甚嚴。之所以如此,是鑑於導致明朝亡國的宦官之禍。

明代宦官勢力之大,除把持朝政外,最特別的是能夠戀愛。宦官娶妻在歷史上並不罕見,尤以宦禍嚴重的唐、明兩代最盛,但多與權勢有關,例如唐玄宗心腹高力士娶得美女,唐肅宗寵宦李輔國迎娶大家閨秀,其後女方的家人都飛黃騰達;而明代宦官更進一步,納妾之餘更強搶民女。當然嚴格來說這些都不算戀愛,但在明朝禁宮之中,卻尚有另一片天地。

明代盛行太監宮女戀愛

在宦官掌權的明代中後期,宮中興起「菜戶」關係——宦官與宮女配對,約為「夫婦」。明初嚴格管束宦官,宦官婚戀本來並不合法;但後來皇帝寵信宦官而很少干預,菜戶漸漸變成公認的關係,後來反而是沒有伴侶的會被嘲笑。有的還有結婚盟誓,「配偶」死後便不再「嫁娶」。當然既在禁宮,菜戶也不乏權力轇轕,例如魏忠賢獲熹宗寵信,原因之一是其「配偶」正是熹宗的奶媽;但明人筆記《萬曆野獲編》記載,有些宮女死後,其「配偶」太監會到其牌位祭祀號哭,感情比真的夫婦還要深。

宦官可讀書娶妻 反映制度崩潰

話說回來,宦官可自由戀愛,正反映制度的崩潰。明太祖鑑於舊時宦禍,管束宦官不能讀書識字及娶妻,但至曾孫宣宗時已兩者皆廢,既設置內書堂教宦官讀書,政事決定權漸漸由懶散的皇帝下放至運送奏折的宦官手上;又把兩名宮女許配給寵宦陳蕪,大開太監娶妻之門,才令婚戀遍地開花。可以說,戀愛權及讀書權是一體兩面,象徵宦官享受着最自由的權力,比能廢立皇帝卻難掌控全國的唐代宦官還要高。或許正因如此,明代宦官由初年不到百人急促膨脹至末年的數萬人,規模遠勝其他朝代,甚至出現王振這種原是讀書人的太監。

但正如明思宗一登位便除去魏忠賢,說穿了宦官只是活在皇帝的蔭庇下,反倒印證了明代的最大問題,在於皇帝大權在握可任意妄為。以史為鑑,若社會缺乏對當權者的有力監察,無論制度多好,最終只會淪為當權者的工具。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被鬼取笑
【明報專訊】宋仁宗至和(1054-1056)年間,南宮留守(州官)田登,因為名字有個「登」字,就要百姓避諱,不許提這個字。適逢元宵節,按例要... 詳情
【明報專訊】(一) 游擊官某人,大小老婆一大堆。他最A______________別人提到她們的小名,所以把「年」字稱為「歲」,「生」... 詳情
【明報專訊】「諱」就是避忌的意思,古人出於某種禁忌,有些字不直接寫或說出來,而改用其他的方式委婉地表達,稱為「避諱」。 「避諱」分為「... 詳情
生活文學﹕巴黎的青春
【明報專訊】相比羅馬、伊斯坦堡、耶路撒冷、京都或西安這些中世紀的歷史名城,巴黎是年輕而調皮的,沒有那麼多沉重而發黃的城市記憶。只有時髦而輕佻... 詳情
5**寫作﹕〈大學的二三事——關於學習〉
【明報專訊】春夏之間,中大杜鵑盛放,未圓湖畔、校巴站旁、中菜廳外,茂密的綠叢迸發出一片鮮艷的粉紅與純白,我在課與課間的空檔於花叢前駐足停留,...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