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本那比掛牌208.8萬元的舊房屋。(MLS照片)
放大
 
列治文幾天前以252萬元售出的7000呎土地房屋。(BC Assessment)
放大
 
這間位於列市Garden City路的舊屋掛牌價150萬元。(MLS)
放大
 

其他新聞
溫市獨立屋交易 被爆2成涉「摩貨」
多市買對柏文 年升逾17%跑贏獨立屋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加國新聞
 大溫爛屋搶手 買家圖推倒重建或囤地

【明報專訊】最近溫哥華一間破爛獨立屋開價超過200萬元被英文媒體大肆報道,但其實200萬元的「爛屋」已經出現在列治文及本那比等周邊城市,業者更直指「房子愈破價錢賣得愈好」,因為買家都是想推倒自建或囤地;而搶「爛屋」的不只是華裔,還有伊朗人、印度人、美國人等。

不久前溫西灰角區一間86年屋齡的房子欲售240萬元,最後以250萬元售出,其外表老舊程度對比高昂價格,因此成為傳媒報道焦點。但其實大溫好區舊屋愈來愈搶手,且屋愈破爛價錢賣得愈好,情況已蔓延至其他城市,例如列市Broadmoor區一間7000呎土地有42年屋齡的獨立屋,本月9日以接近政府估價兩倍價格的252萬元賣出,有經紀說,同區大小相同的較新房屋有些反而還賣不到如此價格。

該棟位於列市Carmichael St.8700號路段的一間42年舊屋,2月5日才第一次開放看屋,4天之後即火速以高過原掛牌價84萬元的價格賣出。根據MLS掛牌資料,該房屋第一次掛牌價為168萬元,沒幾天即調整至189萬元,最後以252萬元成交。而根據卑詩物業估價局(BC Assessment)的資料,該房屋2015年的政府估價為133.7萬元。

另外,在舊屋搶購風潮下,在本那比Winnifred St.4200號地段,一間8000呎土地舊屋正以208.8萬元在MLS掛牌求售,政府估價只是117.72萬元,掛牌金額之高亦不輸該區新屋,在高貴林,政府估價70多萬元的舊屋,有的掛牌價也高達140萬元。

地產經紀Angelina Lin說,這類想賣「天價」(較市場高出的價格),或是已經賣出「天價」的房屋其實不只局限在溫哥華西區,在本那比及在列治文的好區,最近也開始出現價格超高的舊屋交易。

她表示,這些舊屋一般屋齡都有40多年或是更舊,房屋本身的殘餘價值低,買屋人士為的是取得土地,有的是為拆掉重建,有的則是為了囤地,由於知道該區可建土地難求,所以先囤地等着升值獲利。

她分析,理論上說,較舊房屋應無理由比較新房屋貴,但在加元跌價之後,來買房子的不少是國際買家,包括華人、印度人或伊朗人,他們對本地市場不熟悉,很容易為了搶得土地而爭相出價,才會出現本周Broadmoor舊房子以252萬元賣出,高過原掛牌價84萬元的情況。

地產經紀蘇嫻雅說,從前舊屋炒賣情況,總還是個別地區,或是一區區的「輪漲」,但最近她注意到舊屋炒賣已是不分地區的全面現象,以高貴林中心靠近湖邊的7000呎地的舊屋為例,估價70多萬元的房屋,最近新推的掛牌價已是140萬元,而新西敏市一些開價不到100萬元的舊房屋,也賣到了138萬元,愈來愈多房屋可賣到比掛牌價多30萬或40萬元。

蘇嫻雅指出,這次買舊屋囤土地的應該是非本地買家,尤其是持有美元的買家,才會認為大溫樓價較從前便宜,也才因此願意加價購買。

Angelina Lin則提到,她聽到素里的地產經紀友人說,素里舊屋的主要買家是印度移民,而在西溫的經紀也說,不少中國人及伊朗人在西溫買舊屋,她認為,搶地已是不分族裔買家的共同現象。

 
 
今日相關新聞
大溫爛屋搶手 買家圖推倒重建或囤地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