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民地址變時裝店聯誼會 選舉處﹕地址不詳無影響
【明報專訊】本報翻查漁農界功能界別選民登記名冊發現,選民登記的「業務地址」五花八門,有住宅單位、商舖、魚類市場、村公所甚至郵政信箱。記者隨機走訪25個選民地址,發現有漁民團體所屬地址已被時裝店租用10年;有漁民及蔬菜團體早已人去樓空,並無在此營運會務;亦有大批漁民團體由魚類批發市場聯絡員轉交信件。選舉事務處表示,功能界別團體選民的業務地址與選民的登記資格無直接關係,業務地址的改動亦不會影響其選民資格。
記者早前走訪分別為大埔、香港仔、梅窩及長洲等漁農團體分佈較多的區域,其中香港漁民漁業發展協會位於香港仔的業務地址門外並無告示牌,該住宅單位門外僅有「王宅」字樣。「王宅」內的住戶向記者稱,單位並無任何人姓張,亦無漁業團體。記者無從找到協會的會址及授權人張少強。
條例訂明 選民改地址須申報
梅窩農業產銷貸款有限責任合作社現已變成私人聯誼會,記者見有人在內打麻將,門外亦無任何合作社的識別。據在場人士稱,不知悉場內有農業合作社,雖然曾收過來自政府寄給合作社的信件,但不知可交予誰。長洲亦出現類似情况,長洲漁民福利協進會的業務地址是租用近10年的連鎖時裝店Baleno,據在場人士透露,協進會授權人杜光標為鄰舖度假屋的老闆。
選舉事務處指出,《立法會條例》訂明在每個功能界別中符合登記成為該界別的選民資格,選民提供的業務地址若有變,須盡早向選舉事務處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