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合力改善社區 屢成功爭取 稱施政報告也「抄橋」
【明報專訊】「好似第二個『三年零八個月』!」這群長者討論的不是戰亂,而是指在區內爭取公廁、圖書館設施及斑馬線。特首於《施政報告》提到要改善地區設施以便利長者,但其實早於2009年起,將軍澳一班長者已茪漎高幫洈夾設施,他們當中有主婦、退休公僕、文員和營業員等,眾人目標一致,鍥而不捨,據理力爭。這班「成功爭取」銀髮先鋒笑言,特首施政報告也「抄橋」,異口同聲指改善社區要由下至上,由長者建設真正貼合需要的設施。
明報記者 陳顥之
地圖上找不茠滿u鴨仔山」是將軍澳的晨運熱點,83歲的羅伯多年來風雨不改上山晨運,對山上設施瞭如指掌,更自製鴨仔山地圖。本身是退休公務員的他經常留意社區設施,曾遇救護車到山上找不到傷者,遂寫信到政府部門要求改善,其後當局加設路標,建造不同顏色的欄杆分區,登山人士就可分辨自己位置,是他首次「成功爭取」。
促建公廁遇部門推搪 據理力爭
2009年,一班將軍澳長者本為爭取醫療服務成立關注組,及後發現區內設施需改善,成立「將軍澳長者民生關注會」,成員百多人,威水史多籮籮。羅伯最先提議在鴨仔山建公廁,「原來一個山由地政署、民政署、食環處管理,個個部門你推我搪」,及後食環處回覆指鴨仔山不是郊野公園,加上建公廁成本要過千萬,拒絕要求。
不過,身為前公務員的羅伯亦有「過牆梯」,邀請理大設計師合作設計環保公廁,甚至將模型拿到區議會匯報,最後獲區議會撥款建設成本千萬的水廁。羅伯總結心得:「最大問題是文件。」
另外,關注組亦「成功爭取」在寶琳港鐵站前往健康診路途上設斑馬線。曾任小學教師、78歲的張銀葉婆婆說,她與其他長者留意到設立此斑馬線可令長者免於繞路10多分鐘,亦可減少上落樓梯,曾有長者在梯間跌倒被傳媒報道。關注組爭取建斑馬線之初,遭運輸署拒絕,但他們不死心,帶官員「行苦路」,要求官員試推輪椅過路,親身感受困難,終在3年後成功爭取建斑馬線。
除此之外,這群長者留意到行人過路處人車爭路,冀擴闊路面,當局又曾以人流不足拒絕,長者們決定組隊自行在繁忙時間「點人數」,再一次說服官員「成功爭取」。
必勝秘訣:合情合理有需要
羅伯分享爭取的「必勝秘訣」,說最重要是合情合理、有需要,「長者友善廁格就無必要,幾名貴,唔琤帠ㄚY無用謘v,認為設施要安全至上,「政府原則較簡單,最緊要易起,但忽略鱆曭抳搨n,由下而上去做,最琤峸a」。60多歲的鄺永泰則認為,政府很多政策未有諮詢長者意見,他參加關注會後更經常跳出社區,到立法會為長者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