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殘障 奮鬥史啟蒙下一代
21年以來,蘇樺偉克服身體殘疾跑出金牌,彷彿代表着一種「香港精神」。香港殘奧會行政總監馮秀娟(Lesley)指出,不時收到學校邀請偉仔作分享,亦讓殘疾運動員漸受社會認識,影響之深非數字所能估計。
這次訪問在大圍的殘奧會進行,偉仔應記者要求在門外拍照,遊樂場上的小孩馬上大叫,「咦!蘇樺偉呀」。
征戰多年,偉仔猶如體壇「Icon」,Lesley說偉仔的影響力深遠:「我們不時收到學校邀請,讓偉仔分享自己的奮鬥史,藉此推廣。不過,香港體育文化未算普及,更何况是推廣殘疾人運動項目,所以會方都不斷想辦法多下工夫。」
殘奧會現時主要靠政府資助,約25至30%倚靠儲備及捐款。
近年港隊佳績不斷,如硬地滾球代表梁育榮,去年亦獲勞倫斯體育大獎提名,Lesley說現在籌募捐款已非以往般吃力:「近年我們舉行齊撐殘奧精英項目,如邀請偉仔等名人參加渣馬,獲不少機構支持。不過,運動員需要外出參賽,以爭取殘奧入場券,涉及的人力物力非常龐大,我們亦只有盡力籌募更多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