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內需 華企與荷李活互補
綜合英國 《 金融時報 》、美國 《 紐約時報 》報道:荷李活長久以來將合拍電影視為進入蓬勃發展市場的方法。《金融時報》稱,中國公司聚焦於美國電影行業,以期弄明白如何製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荷李活大片。美國電影公司擁有專業技能,但資金緊張且厭惡風險,而中國公司資本充足,願意冒險,這對電影融資來說最合適不過了。這種關係有一種天然的互補性。
從經濟基本面來說這也是合理的。按票房收入計算,中國已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2020年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如果中國經濟從製造業佔主導地位的出口驅動模式轉向基於內需和服務的模式,娛樂業將會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過去十年來,中美合拍的電影雖然努力在中國文化元素與迎合國際票房間取得平衡,結果卻有喜有憂。對許多製片廠而言,他們的挑戰在於如何將中國元素巧妙而不刻意地整合進電影。以漫威影業的《鋼鐵俠3》為例,由於中國與國際上映的版本不同,讓中國觀眾都大為震怒。
由美國傳奇影業、環球影業、中國電影集團與樂視影業合作,張藝謀執導的《長城》預計於今年年11月在全球上映,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電影製作之一,也是荷李活與中國進行的最大規模的合作,且不受中國引進外國影片的嚴格配額所限。
然而,在《長城》一片中,這個挑戰則翻轉了過來。製片方要決定的不是如何加入中國元素,而是如何讓這部以中國為主題、場景設在數百年前中國的中國電影,吸引全世界的電影觀眾。「讓一個不懂英語的中國導演來做,可說是破天荒的事情。」張藝謀說。「如果能成功,會讓中美兩國電影有更多的合作,也許還能啟發新的合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