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揭超級富豪傳承不易
二代不願接 一代不願交
20日消息,中國高淨值人群規模愈來愈龐大,財富如何配制、如何傳承、如何管理成為超級富豪的「心頭病」。近日,多位私人銀行業專家在中國私人銀行家俱樂部年會上,揭秘超級富豪的那些財富事兒。
「從創業版、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情況看,創業一輩的年齡大多已達到55至64歲,各家族的長子、長女們的平均年齡也達到了35.72歲。」中盟磐合家族辦公室創始人顏懷江介紹,胡潤百富榜上,98%的上榜富豪都是白手起家的第一代,而「500富人榜」上榜者中,一半人士年齡在50歲以上,接班問題迫在眉睫,財富傳承問題讓中國頂級富豪「睡不好」。
顏懷江表示,一代交班,二代接班的問題與三五年前相比,出現明顯變化。三五年前,很多創一代的想法是等孩子在國外學成歸來直接接班,但這一兩年,不僅僅是二代不願接班,一代也出現不願意交班的想法。「不願意交班的原因是創一代發現,很多產業注定會沒落,過去十年,發家致富、累計財富的路徑在未來無法繼續,所以沒法交班。」
而對於現在出現愈來愈多「創二代」現象,顏懷江表示,二代創業領域多集中於互聯網、金融行業,幾乎很少做實業,原因是上一代資產太重,太固化,基本都是重資產,而二代想要創造的是新的東西,有形的重資產很難改變,輕資產可以變形、創新、流動,所以二代都趨向於金融、互聯網等行業。
財富縮水 報酬率有多重要?
「過去十年,財富市場是正向市場,無論如何投資,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但未來10至15年,寒冬即將來臨,2016年中國會比15年更寒冷。中國這個引擎趨緩之後,全球也會趨緩。」顏懷江表示,在財富管理上,超級富豪們觀念有所轉變,理財、管理意識愈來愈強,甚至領先於金融行業從業人員。
對於富豪逐利心理,顏懷江則稱,「將財富看的時間愈短,愈在乎報酬率。如果將財富放置30年,首先想到的,可能是30年後,這筆財富還在不在,如果將財富放置50年,則會想到50年後這筆錢能給誰,怎麼給,拿到這筆錢的繼承人會怎麼用。如果放置100年,可能想法更不同,會想到這筆財富讓後代使用,能不能創造更高的家族巔峰,讓他們創造自己的東西等等。」
廣發銀行北京私人銀行總經理王皓表示,對於更高淨值、家族傳承的企業客戶與私人銀行客戶是有很大差距的,他們的理念不僅僅在於保收益、追求報酬率,更傾向於做全球資產配置。「私人銀行現在更多是充當一種看管角色,穩定客戶財富,把握風控,使其財富不會流失。而這兩年,隨着客戶的成熟和市場發展,客戶財富積累到一定數量,會提出財富傳承等需求。因此,私人銀行也開始慢慢轉變,在刪選產品時,也開始增加全球資產配置的產品,甚至把投行業務引入私人銀行。」
比死亡更可怕的遺產稅
「富蘭克林說過,人的一生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納稅。但比死亡和納稅更可怕的是遺產稅。」當有人拋出這個令超級富豪最頭疼的「遺產稅」問題時,京都律師事務所高慧雲律師表示,關於遺產稅的傳言愈來愈多,最近更有傳聞稱2016年將正式開徵,並以深圳為試點等。但當局一直都在不斷辟謠。
高慧雲稱,國家稅務總局到目前為止,並沒有遺產稅的相關規劃,且從國務院的角度,在十三五期間,也沒有徵收遺產稅的規劃。「實際上,當初遺產稅草案,僅僅是草案,根本沒有提交人大常委會討論等。超級富豪害怕的遺產稅開徵,僅僅是流傳在網上的,某人撰寫的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