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直擊﹕踩單車 暢遊沙田文化風景
【明報專訊】提起沙田、大圍,你可能首先想起單車徑——尤其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沙田在發展為人煙稠密的新市鎮前,主要是農地及旅行休憩的地方,甚至不是這一帶地區的總稱。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丁新豹在新地新閱會「兩個轆漫遊書世界」文化導賞團中,由曾大屋和積存圍說起沙田區的歷史點滴。
沙田原稱瀝源,意為「清水之源」,現為大圍、沙田、馬鞍山區的統稱。瀝源之為沙田,相傳是因殖民地時代英軍「擺烏龍」所致。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訂明新界租借予英國99年後,英軍便派員勘察,在瀝源沙田村(沙田圍)向村民查問地區名稱,村民誤解意思,便答道「沙田」。由此,「沙田」便取代瀝源,成為區域總稱。及至九廣鐵路通車,沙田成為站名,發展日漸興旺,便成為人所共知的地方。
◆第一站:大圍始祖積存圍
明代避戰禍 南遷聚居
沙田一帶的發展,始於大圍。大圍,意為大的圍村,即指整個地區最早發展、人口最多的村落——積存圍。丁新豹指出,清代嘉慶年間版本的《新安縣志》,已載明代萬曆年間香港的村落活動,包括積存圍、田心村等。積存圍之所以為「圍」村,是因這一帶曾是「山高皇帝遠」、盜賊如毛的地方,直至英治時期才納入有效管治。明代時部分廣東省新安縣(今深圳、香港一帶)人民因戰亂而逃難至大圍,又因治安欠佳而建圍村聚居,故為一雜姓村,村內共有16姓,以韋姓最多。
村中廟宇 凝聚村民標榜道德
村內設廟宇侯王宮,表現民間宗教特色之餘,也成為村民凝聚力的象徵。丁新豹表示,「侯王」所指者已難考究,肯定的是侯王為「人格神」,是曾幫助人民解困或身分顯赫者,故人們將道德價值及標準投射於此「人」身上,使之成為某價值觀的典型代表。相傳侯王為效忠宋帝昺的楊亮節,標榜忠義,這正與奉義薄雲天的關羽為關帝等類同。
每10年打醮 強化認同
長洲有太平清醮,積存圍也有「打醮」的習俗,大部分新界鄉村每10年一度。丁新豹表示,打醮的其中一個作用為安撫孤魂野鬼,每次花費甚巨,包括做大戲、聘請道士、搭棚等,故多聯合幾個鄉村舉行,從道士巡行的範圍便可知哪些村落的關係較緊密。打醮中各活動需合多人之力,故對村民而言,也是個團聚的機會,從而可增強村民的凝聚力以至身分認同。
◆第二站:防賊蔭族人曾大屋
單一家族 保安系統完善
曾大屋是採石商人曾貫萬(原名曾三利)建給世代子孫族人的居所,正式名稱為一貫世居或山廈圍。曾貫萬在1825年由家鄉廣東省長樂縣(今五華縣)來港,投身打石業(在石礦中開採建築或製作器具所用的礦石),至1848年已發[致富,買地建屋,可見當時打石業極其興旺。
與積存圍不同,曾大屋內只住有單一姓氏「曾」的人,凝聚力更強,也有完善的保安系統。丁新豹表示,曾大屋外本有護城河,四角的望樓上也有槍孔,以便防禦及反擊敵人,族人也需要輪流打更巡視村落,且設有「問責制」,制度完善。
「大夫第」 地位象徵
屋內用作款客的正廳,門前有「大夫第」木匾,顯示曾貫萬在商人以外的另一身分——誥授奉直大夫,位及五品,然而不算高級。這官位由納粟而得,但並非貪污,因古代有「捐官」制度,可由納粟(向政府繳納財貨)買到虛官,沒有實際職權及職務。丁新豹解釋,當時住宅為身分象徵,府第內的台階級數以至種種細節都可反映地位,等級分明,故為「官」的好處在於名成利就的滿足感。
文:鄒靖儀
圖:鄒靖儀、資料圖片
部分資料來源:《沙田古今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