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不能清脆贏已當輸
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生前的選區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1991年起成為集選區,此後多年來行動黨團隊一直自動當選,不過今屆有去年才成立的「國人為先黨」(SingFirst)在該區參戰,令新加坡大選首度出現全部89個議席都有反對派挑戰的局面。
首現89議席皆遇挑戰局面
新加坡建國以來,行動黨一直贏得每一屆的大選,但最近十年來其支持率持續下滑,一來選民希望在國會引入更多制衡聲音,二來政府在新移民湧入等爭議議題上頗失民望,亦令行動黨長年一黨獨大的政治局面受到考驗。
行動黨聲勢褪色在上屆大選已有[象,其總得票率不但幾乎跌穿六成,更在阿裕尼不敵工人黨,是集選區制度1991年創立以來行動黨首次在集選區失守。研究新加坡政治的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及國際學系訪問助理教授奧特曼(Stephan Ortmann)向本報指出,集選區制度顯然對行動黨有利,畢竟它本來就是行動黨1980年代開始輸掉個別議席後的產物,設立該制度的動機包括維持權力。行動黨在集選區落敗,對星洲政治形勢帶來的震撼可見一斑。
行動黨整體得票料遜上屆
隨荍鶗耀逝世,其子李顯龍亦可能最後一次爭取連任總理,新加坡政治制度何去何從,例如會否由以往行動黨一黨獨大進一步演變成兩黨制等,亦無可避免受到外界關注。雖然外界普遍相信,行動黨在今屆選舉仍可望保住政權,可是以工人黨為首的反對派政黨並非沒有機會再下幾城。
奧特曼相信,得票率會是行動黨衡量今次選舉成敗的重要指標,即使在該黨穩操勝券的選區也不能比上屆表現倒退。「對行動黨及其領袖而言,這關乎獲取授權。只要不是清脆利落勝出,就會被視為落敗」。他形容,倘若行動黨整體得票大幅下降,即使可保住大部分議席,都會惹起對執政黨的關注,掀起漣漪效應,甚至可能加劇黨內緊張和裂痕。儘管沒有可靠民調數據,但奧特曼估計,根據自己與部分新加坡人的討論,行動黨的整體得票率頗有可能低於上屆的60.1%。不過要打破行動黨一黨獨大,似乎還有漫漫長路。畢竟在政府主導的選區劃界和集選區制度下,反對派要拿到足夠議席並不容易。經常批評行動黨政府的網絡媒體The Online Citizen便分析指,行動黨最低只要拿到23.8%得票率,便足夠取得2/3國會議席,繼續壟斷隨意修憲的權力。
反對派贏聲勢未必贏選票
星洲反對派能否抬頭的另一關鍵,在於其聲勢和得票能否真正轉化成議席。奧特曼承認,由於缺乏民調數據,難對此作出預估,不過反對派近日選舉集會人頭洶湧,顯示民眾對其觀點有巨大興趣,只是不一定在得票體現出來。奧特曼與部分反對派成員談論過,知道他們相信反對派會取得更多勝仗。
明報記者 周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