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行騙「產業化」 與公安三協議打擊
【明報專訊】電話騙案急增,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長羅夢熊近日到北京與公安部舉行跨部門會議,商討加強打擊電話騙案。羅夢熊昨晚回港後說,與內地達成三項協議,包括(1)加強雙方情報交流以掌握騙徒新手法;(2)定期匯報調查個案進度;(3)建立定期溝通渠道。他說,電話騙案集團「產業化」形式運作,極具架構,巿民如被騙,警方即時破案取回被騙款機會很微,提醒市民提高警覺,利用群眾力量,防止騙案發生。
羅夢熊:收錢戶口分散 取回機會微
羅夢熊說,昨與公安部會議,就詐騙集團的組織架構及行騙模式有進一步了解。電話行騙集團以層次分明的產業化形式運作,同黨包括主腦,對下有組織帶領專人打電話行騙,另有專人負責提供網絡服務,以及有負責收錢、俗稱「水房」的跑腿,(見圖),「錢一到他們戶口,就會散去不同戶口,令追查起來很困難,要取回被騙的錢機會亦很微」。
他說,最近警方拘捕4人,均來自不同集團,全部負責收錢,屬於最下層的「腳」。他說,日後警方即使破案,能夠取回被騙款項的機會很微,呼籲市民提高警覺,切勿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說話,亦不應隨便向陌生人提供個人資料、銀行戶口號碼及網上理財密碼。
首7月案件較去年急升七成
今年首7個月,警方共接獲2371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1395宗急升七成,當中假冒內地機構包括中聯辦、公安、速遞公司,以及香港金管局的電話騙案,今年1至7月錄得1038宗,單是7月便有838宗,涉及款項1.26億元。詐騙手法包括假扮速遞公司,指受害人包裹內有違禁品,再轉駁電話到冒充的內地官員,要事主交出個人資料和網上理財密碼等「以證清白」,或直接要求對方存錢到內地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