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學生不報醫學院的警示
今年江蘇省高考放榜,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卻遭遇滑鐵盧,錄取線幾乎與「一本」(內地稱重點大學為「第一批次本科」,簡稱「一本」)最低錄取線持平,且沒有招滿。其他醫學院情G也頗尷尬:交大醫學院錄取分數線較去年下降42分,首都醫科大學下降23分。
按內地招生規則,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績達到「一本」最低錄取分數線,且願意接受高校和專業的派位,就可以進入這些「第一批次」的重點學校。也正因如此,若果某專業的錄取線接近「一本」線,就會被戲稱為「掃垃圾」專業。
然而,復旦和交大招生辦認為:個別情G並不能代表整體生源情G不佳;且兩校醫學院在上海、浙江省,錄取分數線均大幅超出「一本」線。
醫院工作太苦太累太危險
其實兩大高校毋須辯解,醫生行業景氣度差毋須諱言。以筆者為例,當年中學同學中共有7人考入醫學院臨H醫學和藥學專業,其中最高分的兩位均進入復旦醫學院,但一年後均轉去了熱門的經濟和貿易類專業。剩下的畢業後僅兩人進入醫院,一人在醫藥公司任銷售,其他也都改行。醫生同學們熬過最初日夜倒班的日子後,使出渾身解數,一個換到了相對輕鬆的幹部病房,一個跳槽去了私立兒童醫院。理由很簡單,因為醫院工作太苦太累太危險,晉升空間小,收入還不高,除非收紅包。
在內地一二線城市,醫院硬件設施和醫生素養雖高,但醫療環境差。無論門診、急診,還是住院部,到處都人滿為患。醫院門外幾乎被兩隊人佔領:一批是「醫鬧」,借各種理由來醫院鬧事要錢;一批是「黃牛」,販賣各類專家掛號,北京一流醫院專家號基本都在300元人民幣左右。
與此同時,醫生收入低,低到與其多年醫學院所投入的時間、經歷和金錢根本不相符,很多醫生不得不靠「賣藥」來增加收入、維持體面,這才有了亂開藥、多開藥的問題,加劇患者對醫生的不信任。
由於投入產出比太低,理性人不願意報考醫學院,完全在情理之中,故而此次江蘇省高考醫學院看似個案,實際卻揭開了國內醫療領域死循環中一個長久以來被忽視的環節:如果醫療領域持續不景氣,醫生的安全、收入和尊嚴無法得到保障,則難以吸引到頂尖高中畢業生報考醫學院,等於醫療隊伍建設在最初階段其整個素質就降了一個台階。
所以,中國的醫改,不應該只關注醫保、醫藥分離、「醫鬧」、醫患矛盾這些難點,如何保證高素質人才進入醫療隊伍,也不容忽視。即便此次醫學院折戟江蘇只是個案,但至少也應該為中國的醫療體系敲響警鐘。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