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不忘群團工作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日啟程赴俄羅斯,出席金磚五國峰會及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國內股市的維穩工作就交給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馬凱去應對。昨天的中央電視台報道了習近平出席的兩場活動,一是中央群團工作會議,一是參觀盧溝橋的抗戰主題展覽。兩場活動李克強都有到場,就連馬凱、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中證監主席肖鋼等人,都在群團工作會議中露面。唯獨不見人行行長周小川的身影,難道他才是坐鎮「救市」的主角?
周小川缺席連場活動
什麼是「群團工作」?群團者,群眾團體是也。在內地當然是指官辦的「群眾組織」,而非NGO。典型的代表就是工會、共青團、婦聯,其他還包括僑聯、科協、作協、紅十字會等。
地下工作起家的中共,歷來視群眾組織為「外圍」,屬配合的工具,以往並不太重視。直至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才首次專題討論加強群團工作,今次中央再開大會,突顯習近平對群團工作的空前重視。
在政治局常委中,專責黨務的劉雲山是群團工作大總管,故今次會議由他主持。另外,政治局委員中,人大副委員長李建國身兼總工會主席,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兼管青運、婦運、僑務,主管科教文的副總理劉延東聯繫科技、文化、醫療界,而統戰部長孫春蘭則負責整合宗教、民族及新社會組織。
群團組織變娛樂機構
從數字看,全國共有工會會員2.8億、共青團員7000多萬,再加上婦聯組織的上億婦女,看上去陣容鼎盛,實際上卻千瘡百孔。
內地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社會結構轉型,傳統的單位社會正在解體,導致傳統群團組織整合群眾的社會基礎急劇變化。而傳統的群團組織日趨官僚機關化,功能嚴重縮水,甚至蛻變成操辦節日聯歡旅遊的福利娛樂機構,而農民工、自由職業者等新社會階層,則缺乏相應的組織代表。
今次群團工作會議的規格頗高,除7常委到齊外,各部委首腦也都出席,引人注目的是,盛傳將會換馬的國安部,部長耿惠昌和部黨組書記陳文清比肩而坐,顯示該部首現雙首長制。孫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