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家人關懷支援 減創傷後遺症

[2015.05.11] 發表
遇上綁架、嚴重天災等,受害人容易出現創傷後遺症,家庭支持非常重要。圖為羅君兒(左二)早前在社交網站發出的家庭照。

【明報專訊】創傷事故會削弱人們對生命公平及安全的價值,令人看見生命的脆弱,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死裏逃生者的其中一種正常反應。遇上綁架、嚴重天災、意外、襲擊等創傷事故,容易令人出現創傷後遺症。在這次個案中,受害人羅君兒坦承精神上受驚,籲各界給她空間調適情緒。

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表示,若受害人情緒穩定、性格健全,有能力應付壓力,且生活在充滿愛和關懷的家庭,家人有很多支援,未必會造成長遠創傷後遺症。相反,若當事人平時情緒不穩定,又不懂處理壓力,患上創傷後遺症的機率很大。

見證生命脆弱 誘發症狀

根據香港心理衛生會的資料,普遍經歷「創傷事故」的人,都會出現焦慮、壓力反應。不過,經歷創傷事故未必一定出現創傷後遺症,李誠稱,要視乎實質情况,例如綁架時間愈長,有後遺症機率愈大;如果被綁架時環境惡劣,如被困在山上、木箱或袋中,加上受到恐嚇或虐待,出現創傷後遺症機率便較大。

中大精神科學系教授榮潤國說,如在創傷事故後出現失眠、發噩夢或片段回閃等,均屬急性創傷。而長遠創傷後遺症一般需要一個月後才浮現,但非人人會有。

要克服創傷後遺症,醫生認為家人的支持和求醫非常重要,因為急性創傷可隨受害人的情緒平復而慢慢消失,倘若家庭是充滿關懷和支持,會讓受害人更積極面對難關。

本地有不少支援創傷後遺症的機構,如香港明愛家庭服務、小童群益會設有兒童和青少年的治療服務。除心理治療外,小童群益會亦提供「感官介入治療」(Sensory-based Trauma Intervention),即藝術心理治療、遊戲治療、舞動治療、音樂治療、戲劇治療及感官動力重整治療等方法,讓兒童和青少年利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抒發情緒,克服創傷。

■相關概念

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生理健康(physical health)

人生態度(attitude towards life)

逆境(adversity)

多層思考

1. 綁架案肉參可能面對哪些創傷後遺?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社會各方如何協助受害人克服創傷,重過新生活?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1.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教育——創傷後遺症︰www3.ha.org.hk/cph/imh/doc/information/psychiatrists/L18.pdf

2. 香港小童群益會:www.bgca.org.hk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記者遇襲案 證據不足未起訴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無綫電視記者和攝影師及香港電台女記者2014年10月採訪撐警集會期間,疑被在場者襲擊,被捕者一律因證據不足未被刑... 詳情
【明報專訊】新任警務處長盧偉聰就任時說,會秉承「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政治中立」執法,警隊能否挽回民心尚未得知,但在剛卸任警務處長的曾偉雄領導... 詳情
時事點對點﹕第一書記空降軟弱窮村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中國各地農村在發展過程中,實行基層民主選舉,但村內主要幹部由當地望族和大戶壟斷,基層黨組織渙散,中共在基層的影響...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目前仍有約7億農民。「三農」(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民收入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大(2014年為2.92... 詳情
時事點對點﹕國際倡性小眾平權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或稱「國際反恐同日」)。相對主流的異性戀者(heterosexual)而言,簡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