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股市何以紅火?

[2015.04.26] 發表
上周四(23日),滬深兩市雙雙高開,滬指盤中再創新高。圖為股民在安徽阜陽市一證券營業廳關注股市行情。(新華社)

上海綜指升穿4400點,人人都火火地奔發財。去年內地股市創造兩個世界歷史紀錄。一是12月5日,滬深A股單日交易額超過1萬億元,刷新世界紀錄(這個紀錄又在今年3月被1.4萬多億元打破);另一個是12月19日中國股市總市值達到36.2萬億元,首次超越日本。

這一輪股市憑什麽大漲?既無法用傳統理論及模式來預測,也沒有宏觀資料或經濟指數可以支持。但輿論和股民都能找出若干個理由來解釋,最重要的是政府想幹嘛,政府已經意識到房地產市場是救不起的阿斗,政府只好希望催生「國家牛市」來救經濟,希望股市成繼樓市之後的又一個吸收巨額貨幣的蓄水池。 

政府望股市取代樓市 成貨幣蓄水池

自2014年以來,政府催生「國家牛市」的意圖十分明顯,尤其去年房貸新政後,政府一直在強化「國家牛市」的氛圍,比如,對股市老鼠倉的嚴厲打擊,以此來增加投資者對股市的信任;引進了新的指數型產品,以便讓投資者在市場有更多的選擇;啓動滬港通,以便讓海外的投資者參與中國股市;融資融券業務更為靈活地展開,以便讓更多的投資者便利使用這個工具;眼下更開閘,一個投資者可以開20個帳戶,以便投資者騰挪互炒……

因此,無論是貨幣政策的寬鬆,還是製造股市炒作的題材,一個又一個,一輪又一輪。在這種情况下,各路資金豈能不湧入市場來推高股價?

但是,股市真能成為貨幣的蓄水池嗎?在過去20多年裏,中國保持着極高的廣義貨幣(M2)增速。截至2014年2月末,廣義貨幣餘額達125.74萬億元,M2/GDP比例接近200%,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遙遙領先。為此央行長期背負「濫印鈔票」的駡名。但與此同時,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通貨膨脹卻長期保持在較低的位置。

這不符合邏輯嘛。對這兩種悖離的資料,有種觀點認為,中國有一個資金的蓄水池,將央行發行的巨額貨幣吸收進去,避免了物價大漲。胡溫政府10年,整個貨幣M2總量從不足20萬億,到2013年突破100萬億,這些錢都去哪兒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樓市被認為是這樣的一個蓄水池,吸納了超發的貨幣。如今,隨着房價的回調,以及股市的暴漲,股市似乎成了一個新的蓄水池。

當年央行行長周小川信心滿滿地說「池子」,其池子就是股市?因為股市吸納的資金不僅對實體經濟減少干擾,特別是應對過去熱錢湧入樓市的抽身退席,而且股市吸納的資金可以再增發掉,有利於調整通貨膨脹。

至4月10日,滬深股市流通市值42.6萬億,總市值51.8萬億。那真可以承接一下沉澱在房地產蓄水池中100多萬億元的資金呢。

但有論者認為,股市和樓市都不可能成為天量資金的蓄水池,資金之所以投入到股市和樓市中,並不是為了被沉澱下去,而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潤,這才是資金的本性。

資金進入股市 不會停止流動

比如樓市。資金投入後並未沉澱到某個蓄水池中並停止流動,恰恰相反,資金從購房者流通到房地產商手中,房地產商獲得資金後,資金也沒有沉澱到房地產商手裏,房地產商發放工資、償還債務並擴大借款規模、繼續購買土地、修建更多項目,其他購房者繼續購買,如此周而復始……與樓市類似,投入到股市中的資金也並不會沉澱下來。資金進入股市成為上市公司發放工資、擴大投資的一部分,不會停止流動。

實際上,股市與樓市一樣,只是不同的投資物,就看誰的盈利性更好,而與蓄水池無關。國內散戶是這一波股市上漲最大的動力。目前市場交易中散戶交易額佔比達90%以上。3月16日至20日新增A股帳戶數113.85萬戶,按月比增長57.95%,創近8年新高。用一句老話,連修鞋的和的士司機都入市了。

在這種情况下,股市的不確定性更為兇險。只要政府催生「國家牛市」的意圖不改變,股市指數上漲態勢就不會改變。如果政府的意圖一旦改變,股市上漲動力隨時都可能瓦解。

更多中國要聞
71歲的內地資深記者高瑜,被指觸犯「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重判入獄7年,引起中外極大迴響。 中國正全面推... 詳情
「世界是你們的,做事要大家來。」這是毛澤東56年前說過的話,對象是他湖南家鄉的子弟。將其變動兩個字「世界是我們的,做事要大家來」,會另有一番... 詳情
牢記六四 毋忘四五
不經不覺「六四事件」26周年即將來臨,而明年4月就是「四五天安門事件」40周年了。「六四」的血淚掩蓋了「四五」的光芒,但實際上13年人事雖然... 詳情
江蘇逾3萬問題注射液流入9省
【明報專訊】內地中藥注射劑的安全質量一直備受關注。江蘇省蘇中藥業生產的一批「生脈注射液」疑質量未達標,廣東省部分患者服用後出現發冷、發熱症狀... 詳情
樓繼偉:中國逾半機會墮「中等收入陷阱」
【明報專訊】財政部長樓繼偉(圖)在出席清華大學一個論壇時稱,中國在未來5年或10年內,有50%以上的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樓繼偉指,現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