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投稿﹕遊行示威與生活素質
【明報專訊】我小程度上同意以遊行示威的方式表達訴求有助提升香港人的生活素質。
首先,市民透過示威或遊行表達訴求,只會令其他市民更關注事件,並引起社會迴響。例如2014年9月起市民以佔領方式表達不滿,但我認為只令市民對政治的討論更激烈,實際效果則不大,無助提高香港人的生活素質。
另外,現時政府推動政策時,往往只需動員在立法會中佔多數的建制派已可「穩過」,即使市民透過示威遊行表達不滿也沒有用。以2014年6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前期撥款一事為例,市民關注度大,很多人在立法會外示威抗議,但因建制派在議會多票而瞬間通過,可見市民無法透過公眾活動令政府改變政策。再者,行政長官由小圈子選出,行政長官委任的官員則向特首負責,變相政府不用向市民問責,即使市民透過示威遊行表達訴求,亦未能提高生活素質。
不過,有人持相反意見,認為以示威遊行向政府表達訴求是施壓的手段,有助改善政府施政,繼而提高香港人生活素質。但我認為參與遊行示威的人數少,就不能有效向政府施壓。近年有青少年參與如佔領等抗爭行動,但他們亦為少數,政府會覺得並未能代表主流社會的民意。加上市民向政府施壓,可能令中央政府反感。佔領事件、新界東北撥款事件的示威遊行人數眾多,又有改變到政府的政策嗎?
最後,我小程度上同意「透過遊行示威表達訴求有助提升香港人的生活素質」。
文﹕佛教覺光法師中學中六生 何巧茹
■徵稿
歡迎同學就時事新聞、社會現象等發表意見,篇幅限600至1000字,請電郵至living@mingpao.com。來稿請附姓名、學校名、年級及郵寄地址,主旨註明「《通通識》學生投稿」,一經刊出可獲100元書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