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逃避喪親之痛易抑鬱

[2015.03.15] 發表

【明報專訊】自小經歷3名摯親去世的郵差,壯年喪妻後以為仍可生活如常,直至退休後對亡妻思念一發不可收拾,決定開設facebook專頁寫文章,抒發對妻子的愛。有心理學家指出,藉寫網頁抒發喪親情感做法積極,惟並非所有喪親男士都願意與人分享感受,當中不少人選擇收藏情緒,或以忙碌的工作填滿思念親人的空間,有關做法有可能令事主無法過渡喪親之痛,容易患上抑鬱症。

借工作抽離助過渡

贐明會中心主任黃志安指出,根據外國資料顯示,只有一至兩成喪親者需專業輔導,其他主要由親友支持,陪同渡過,因此喪親不一定接受專業輔導,可選擇自己喜歡又健康的方法渡過哀痛。黃表示,工作有助過渡喪親之痛,有空間供事主抽離喪親悲痛環境,給予精神寄託,因此他估計阿翁未退休前亦有思念亡妻,只因工作忙而未顯著察覺,直到退休後私人空間較多,才感覺愈來愈思念愛妻,隨着慢慢適應退休生活,相信情况會改善。

社會福利署臨牀心理學家何少英表示,喪親算是一種傷害,當中有不同的階段需要過渡,包括接受現實、憤怒及傷痛等情緒,從中慢慢康復,走出傷心幽谷。若喪親者逃避現實,有機會停留在某個階段,如長期鬱鬱不歡,容易患上抑鬱症,對情緒及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大哭一場人之常情」

何姑娘指出,面對喪親之痛,男士較女士難表達情緒,他們大多選擇工作麻醉自己。她鼓勵喪親者,特別是男士,不要壓抑傷感情緒,應找人傾訴及表達內心感受,亦可與親友如常談及有關事情,如大家均感難過,一起大哭一場也是人之常情,更可藉此建立家庭的親密感;相反,迴避相關話題並非能保護大家,反而會令彼此間有隔膜。

更多港聞
孖仔齊患病  父全職照顧
【明報專訊】基督教協基會舉行第7屆「香港家庭選舉嘉許禮」,表揚互相扶持、積極面對逆境的等共22個模範家庭。得獎家庭當中有父親為照顧兩名患病的... 詳情
IT業人數10年增38%
【明報專訊】政府銳意加強創新科技發展,統計處數字顯示,IT、電腦及相關貿易行業的就業人數,由2003年的5.4萬增至2013年的7.5萬,1... 詳情
科學園招600職  商家嘆港生能力遜內地
【明報專訊】昨日數碼港及科學園分別舉行招聘博覽,雙方規模都比以往大。科學園有近80間科技公司提供約600個職位空缺,屬5年新高,現場人頭湧湧... 詳情
Google高層籲青年勿只看錢
【明報專訊】Google戰略伙伴經理陳曉瑩(前右二)昨日到招聘會分享就業規劃,她指自己畢業後先後在美國不同的公司從事網上市場策劃工作,eBa... 詳情
【明報專訊】西港島線的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去年底通車,有調查在通車後首個月訪問中西區630名居民,當中四成以上表示轉搭港鐵來往中上環、灣仔...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