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越王勾踐 刻苦自勵

[2015.03.13] 發表

【明報專訊】■我是誰

勾踐是春秋時期的越國君主,也是成語「臥薪嘗膽」的主角。吳王闔閭入侵越國,不幸戰死沙場,兒子夫差繼承王位,準備攻打越國報仇。

臥薪嘗膽 雪恥圖強

當時越王勾踐不聽大臣范蠡的勸阻,搶先出兵攻吳,結果被吳國打敗,勾踐只好向吳國投降,送上大量財寶美女,自己亦作人質,受盡吳王羞辱後,終獲釋回國。

勾踐回國後害怕安逸的生活會令自己忘記復仇,於是每晚睡在柴薪上,又不時嘗嘗苦膽的味道,刻苦自勵。最後他找準時機,成功滅了吳國,成為一方霸主。

後人用「臥薪嘗膽」來比喻人忍辱負重,時刻不忘雪恥。

■小趣聞

越王勾踐的尚方寶劍

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鑄造的兵器十分有名,近年考古專家發現了兩件古代青銅兵器,分別是「越王勾踐劍」及「吳王夫差矛」,專家憑兵器上所刻的古代文字,推斷這兩把劍分別是越王勾踐及吳王夫差的配劍。

這兩把兵器鑄製精良,歷經多年仍十分鋒利,反映了中國古代高超的鑄劍技術。

■成語趣談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范蠡和文種是幫助勾踐復國的功臣。范蠡深知勾踐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當勾踐滅了吳國後,范蠡便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為喻,說鳥打盡了,良弓就沒有用處;兔死了,狗也沒有用,指出勾踐快要殺害功臣,提醒文種及早離開勾踐,以保性命。

後來勾踐果然逼文種自殺。自此之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就用來比喻事成後,功臣被遺棄。

更多教育
時事中文﹕話說麒麟
【明報專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於2月20日(正月年初二)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以及大批鄉紳,一起到沙田車公廟求籤,但險生「血光之災」。原本他們由... 詳情
【明報專訊】1. 鳳、龍、龜 2. 一雙(雄稱麒、雌稱麟) 3. 長頸鹿 詳情
每周一計﹕遠交近攻
【明報專訊】假期剛完,又快要測驗了﹗假期生活,意猶未盡,四眼龜無心溫習,但又擔心小四S班其他同學努力溫習,會將自己比下去。得戰國時秦國宰相范... 詳情
中華大全﹕現代足球 從蹴鞠說起
【明報專訊】足球運動全球盛行,但你知道足球起源自中國嗎?「蹴鞠」是古代足球,蹴鞠起初是軍隊中的遊戲娛樂活動,後來才演變成民間的娛樂,蹴鞠的流... 詳情
中華大全考考你答案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