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投稿﹕男士享3日侍產假
【明報專訊】隨着社會變遷,出生率下降,加上日漸重視兩性平等,社會開始關心父親照顧嬰孩的責任。立法會2014年12月通過法例,男士可享有3天八成支薪的侍產假期,我認為此法例能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以下我將由個人、企業及社會三方面分析。
首先,在個人方面,侍產假令丈夫能留在家中照顧妻子及初生嬰兒,減輕母親在餵食、為嬰兒洗澡等事上的負擔。男性增加參與家庭事務也可分擔母親的壓力。而且,部分母親產後有可能情緒不穩定,需要男士在身邊照顧和支持,提供心理上的支援。由此可見,侍產假可以使剛有嬰兒出生的家庭有更多時間相處,照顧母嬰生理及心理的需要,提高整體市民生活素質。
其次,在企業方面,家庭友善措施避免家庭因素影響僱員的工作表現,有助提高僱員的工作效率,改善勞資關係。因為若僱員在工作期間擔心着家中妻子和子女的話,可能會心不在焉,影響集中力。現時僱員可放侍產假留在家中照顧妻兒,減輕妻子照顧新生子女的壓力。這樣僱員回到工作崗位後繼續努力工作,貢獻公司及社會,更有助提高整體市民生活素質。
再者,在社會方面,侍產假強調男性對照顧孩子亦有責任,讓丈夫擔當照顧者的角色,促進親子關係並推動男女平等的社會風氣,改善社會發展。男性僱員放有薪侍產假已成為世界大趨勢,世界不少地方的立法機關亦認為,侍產假立法有助提高整體市民生活素質。
不過有人認為3日侍產假太短,丈夫無法全面照顧妻兒,對於提升生活素質並無幫助。但是,妻兒在產後頭幾天情緒最不穩定,最需要丈夫陪伴,所以我認為侍產假就算只有3天,也能夠起到很大作用,對個人、家庭、社會而言均有助提高生活素質。
總括而言,我認為男士可享有三天八成支薪侍產假期的法例,能夠提升市民生活素質。
【文章經編輯刪節】
文﹕佛教覺光法師中學中四生 梁善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