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港有逾320萬用戶天天玩facebook,當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低頭族」,23歲的周明珠(Julia)卻反其道而行,決不加入。現為香港大學英文系學生的Julia,雖然自覺日常錯失最新網絡趣事,甚至朋友在facebook公開「有拖拍」她也懵然不知,但她堅持facebook非必需品,最大原因是不想構造美好的虛擬身分,讓朋友隔茷拊龑s探不夠全面、不夠真實的自己。 「拒構美好虛擬身分」 只用WhatsApp Julia自言性格較內向,雖然使用智能手機,但facebook、Instagram、twitter一律欠奉,只使用WhatsApp通訊,笑言否則真的會「無朋友」。問到不少人習慣從facebook吸收新聞資訊,Julia說每天讀家中訂購的印刷版報章,亦會看電視、聽電台的即時新聞,港鐵內人人低頭玩手機之際,她會看書或者靜靜站荂C見別人玩得高興,她亦不覺有太大問題,「不要太沉迷便好」。 facebook興起是Julia讀中五時的事,她憶述,初期facebook有年齡限制,必須18歲或以上才能登記,她不想虛報年齡,因此未加入,但不少同學當時已「亂作」出生日期成為用戶。多年下來,有多不勝數的朋友勸她開facebook,Julia說不是沒動搖過,但她覺得從是否接受朋友邀請、是否加入群組以至對每個留言、每張照片是否「讚好」,統統是學問與煩惱。 不知朋友拍拖 嘆網上公開身世扼殺溝通 有facebook怕煩惱,但沒有亦引致不少「蝦碌」事,Julia去年曾到英國當交換生,其間跟大學同學嚴重脫節,「有個住同一宿舍的朋友,原來跟另一朋友在facebook公開了拍拖,我返香港後仲傻更更問另一人『點解佢]咁friend鵅H』,真係好瘀。」然而,事件亦令她有反思,為何有了社交網絡後,人彷彿有責任在網上「公開身世」,朋友亦彷似有責任「被通知」,扼殺了真正溝通。 記者打趣問Julia一旦拍拖,真正想告知的朋友有多少個,她數數手指說:「最多10幾個,加上家人。」但如果有了facebook,不論公開關係、分手還是結婚產子,每次都要面對幾百「朋友」,她說「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是有緊密聯繫呢?我覺得,你其實未必想、亦未必需要每個人知道你在做什麼,但一旦依賴沉迷了,就很難再過無facebook的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