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世界銀行1月26日發布《東亞變化中的城市圖景﹕度量十年的空間增長》報告,指出高速城市化讓東亞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區(見圖)。
中國在城市發展及人口增長中佔主導,當中珠三角都會區(包括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更已超過日本東京,成為全球各國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都市區。
學者:城市間分工有助經濟
東亞地區共有8個人口逾千萬的「超大城市」(megacity)﹕中國的珠三角、上海和北京;日本的東京和大阪;印尼雅加達、韓國首爾和菲律賓馬尼拉。報告提醒東亞地區的城市化才剛開始,居於城市外的人仍佔區內總人口64%,各國政府應避免人口過度集中在單一都會區,而發展過程中的貧富不均問題也亟待解決。世界銀行希望報告能幫助政府和地方領導人更了解城市增長的形態和規模,做好城市化規劃。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主任葉嘉安指出,城市群的城市若各有分工,則有力發揮「協同效應」(synergy),促進經濟。相反意見則認為,經濟體系是「協同效應」的關鍵,例如中國城市群的擴張受行政主導的經濟體系限制,「珠三角城市圈」的實際整合慢於預期。
──綜合《明報》報道和報告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