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太低
影響性激素水準

[2015.01.18] 發表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老了,縮了」,都是說的性激素對女性一生的巨大影響。而女性的生育期和更年期更是與性激素關係密切。專家提醒,當女性發現月經不來、月經早來、月經晚來、月經亂來,都是性激素出了問題。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變』在哪兒?『好看』在什麼地方?其實就是皮膚、乳房、身材,這是她們變得好看的部位。為什麼有些變化?因為有了性激素。」婦科醫生表示,另一種說法「老了,縮了」,為什麼老了就縮了?因為當女人缺乏性激素之後骨質疏鬆,發生壓縮性骨折,原本兩截的錐體骨折後成一截了,身高就縮了,這也是因為性激素。一個發育正常的女性有了雌激素、孕激素這些性激素有序的作用,女人便有了標誌性的月經和乳房發育。常規性激素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黃體生成激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和孕酮(P)6項。

性激素除了影響女人的外觀,還影響女人身體內部。因為雌激素沒了,骨質疏鬆、骨折了,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了,神經系統出問題了,老年癡呆發生了,情緒很抑鬱了 ... 而當一個育齡期女性沒有雌激素,就會沒有月經,沒有排卵,沒有生育功能。當女性出現上述異常了,醫生就會想到性激素,幾乎所有的婦科內分泌疾病都會涉及到激素測定。不來月經、早來月經、晚來月經、亂來月經了,都要測性激素;女人的生殖功能出問題,也要查性激素。

而現在很多女性都關心「我的卵巢還可以年輕多少年」,也可以查AMH,即抗苗勒氏管激素。「若檢測發現卵巢功能非常好,可以不急著生育;卵巢功能已經下降但還可以生育的,抓緊時間生育;已經處於不能生育的邊緣了,可以把卵取出來冷凍,幾年後用。」醫生認為,這個檢測適合來月經之後的所有年齡段的人,可測定卵巢功能和及早發現卵巢早衰和原發性卵巢功能不足。

「所有的性激素都是從膽固醇開始的。」教授指出,膽固醇不是越低越好,它在我們體內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膽固醇是細胞膜組成成分中最重要的,膽固醇過低,損害的細胞就沒有能力和原料進行修復。膽固醇還可以合成性激素如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如果膽固醇降低了,這些激素也會降低。膽固醇還可以調節神經精神活動。如果把膽固醇降得很低,心血管疾病好像減少了一點點,但是會帶來其他的問題,所以膽固醇要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心血管的醫生大力提倡降低膽固醇,這裡要降低的膽固醇是壞膽固醇,壞膽固醇過高可引起心血管疾病。

那麼,如何解決雌激素、孕激素缺乏?醫生表示,補充治療即可。但是,目前很多人對補充雌激素、孕激素有很多副作用,例如長胖、患癌。曾經有過一位40多歲的護士,因為月經不來,到醫院去檢查一下。檢查顯示,這位護士因雌激素偏低而絕經了。醫生給她開了點雌激素,但她擔心吃雌激素會發胖、會得乳腺癌。這讓醫生很不解。

醫生表示,一個女人來經後,她的雌激素在40至400pg/ml間波動,平均水準為200pg/ml,相當於10片雌激素藥片的量;40多歲後沒了雌激素,每天只吃一片40pg/ml,補的只是正常平均水準的1/5,又怎麼會冒出長胖、患癌的副作用?這是誤區。他還指出,女人絕經後,血內的雌激素大幅下降,但乳房局部的雌激素幾乎不變,因為這些雌激素是通過自身的酶轉化維持的,這與外援性吃的雌激素無關。截止到現在為止,全世界有五六十項非常嚴格的隨機對照RVG實驗證明,雌激素跟乳腺癌沒有直接關係。

Sidebar:25歲最適宜生育

有人認為,現代女性生殖力不斷下降。醫生認為,這是綜合因素下產生的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該生的時候不生」造成的。

婦科內分泌的觀點認為,18至31歲是最佳生育年齡,建議25歲左右生育最好。但是,都市里大多數女性在30歲以後生孩子。35歲以後卵巢功能下降,生殖力也下降了;35歲、40歲以前不生孩子做流產可能導致輸卵管不通、宮腔黏連、卵巢功能衰退、盆腔感染,導致生育能力下降;生殖道疾病、感染性疾病一旦感染輸卵管,卵巢功能也會受損,輸卵管不通、宮腔出問題,當然沒法生孩子;而環境因素、壓力也有一定影響。

--------------------------------------

法國研究:

越能吃辣

男性性能力越強

想知道某男士性能力如何嗎?那就看他多能吃辣吧。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University of Grenoble)通過對114名18至44歲男子的研究表明,越能吃辣的男士睾丸素分泌越多。

研究者Laurent Begue 表示,睾丸素是男人好競爭、敢冒險,渴望成為強壯、勇敢的男子漢的重要原因。在飲食方面,睾丸素分泌多的男士敢於嘗試新的口味。「或許,人們日常生活中吃辣的食物能促進睾丸素分泌。但目前為止,這一猜測只在老鼠身上被驗證過。」Laurent Begue說。

在真人試驗中,情況則有些不同。參與實驗的男士們被邀請到實驗室中,並被告知按照自己的口味在食物上加辣椒粉。研究者則獲取實驗者的唾液來檢測其中睾丸素的含量。結果顯示,喜歡吃辣和睾丸素含量的關聯度僅為0.29(0表示無關聯,1表示非常相關)。該研究只能說明,有些性能力強的男士喜歡吃辣。荷爾蒙分泌多少與是否愛吃辣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研究者還表示,一些實驗表明性能力強的男士更喜歡「鮮豔」的顏色,比如紅色。而那些比較有男子氣概的男人,精子品質卻是一般。

--------------------------

芬蘭研究:

增重9兩

心肝受損

芬蘭奧盧大學研究發現,體重哪怕增加一點,與心臟病、糖尿病、肝病以及其他疾病相關的血液化合物成分也會隨之升高。

研究人員分析了1.25萬名青年男女的血樣,對同不良健康情況相關的各種脂肪、蛋白質和化合物水準進行檢測。分析顯示,體重越重, 「健康不良」的指標越高。在對這些青年男女在五六年時間內體重增加後身體狀況進行監測的結果顯示,輕微增重都會導致血檢結果變差,那些身體品質指數(BMI)在正常區間(健康標準為18.5至25之間)的人也不能倖免。

研究結果證實,減掉增加的體重能改善血液指標,這不是建議人們的體重低於標準,而是強調保持身材不僅為了美貌,更有利於健康。

--------------------------

雄性激素

增患腸癌風險

美國密蘇里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雄性睾丸素會導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升高。

此前研究顯示,對結腸癌、胰腺癌及胃癌等無性別特異性的腫瘤,女性發病率要低於男性。科學家們推測,是因為雌性激素對女性有防癌保護作用。密蘇裡大學獸醫學院研究人員通過對一組睾酮水準正常的雄性小鼠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去除掉實驗鼠體內的睾酮後,大腸癌的發生率急劇下降。而再次補充睾酮後,實驗鼠的大腸癌風險恢復正常水準。

研究領導者阿莫斯?蘭德格拉芙博士稱:「在以前,科學家們認為雌性激素可能對腫瘤易感性起到保護作用,但結果顯示出雄性激素促進了結大腸腫瘤的生長,而並非雌性荷爾蒙起到保護作用。」

此前研究證實,絕經後的婦女更容易患上大腸癌。研究人員稱:在正常情況下,女性體內含有一定水準的睾酮,但是比雌激素以及其他激素低得多。一旦進入更年期,雌性激素水準下降,睾丸素水準相對較高,患大腸癌風險也相應增高,這也表明了睾丸素是導致大腸癌風險升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更多 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