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拆解﹕中西醫結合治療
【明報專訊】◆資料A
中醫雖然奧妙,然而不同醫師得出截然不同的診斷,教人困擾。近來有人提出要中西醫結合,可用西醫的研究工具,有助中醫診治標準化。以下是某中醫師的見解﹕
問﹕中西醫的高下爭論不休,事實上,兩者各有局限。兩者的理論如何?
答﹕兩者的發展、理論非常不同。中醫強調人跟大自然的和諧關係,認為失去平衡會生病;西醫卻認為生病和體內機制出誤有關,要找到「出事」器官對症下藥。可以說,中醫宏觀,西醫微觀。
問﹕兩者之間,其實有微妙的交融。相信結合不難?
答﹕對某些疾病的理解,兩者頗為相似,只是術語不同。以腸易激為例,中西醫都認為是外來刺激、壓力導致胃腸功能失調。統合這些術語,也是我們的研究方向之一。西醫執著於科學精神、實證醫學;最不贊成民間偏方、家傳秘方,三數人試過就說有效。但其實這並非一朝一夕可改變。中醫是相對個人化的治療,不同醫生、不同時間,常出現不同診治結果。西醫則講求標準化,透過數據統一連結藥物、徵狀及病症。希望中醫可透過臨牀實踐研究、薈萃分析等,研究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改寫自〈西式科研 讓中醫標準化〉,《明報》,2014.11.24
◆問題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試評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在香港推行是否可行。(10分)
■答題技巧﹕.申明立場.舉出實例.運用主題句.運用資料.拓展觀點.多角度思考
˙黎健成同學試答˙教師評語(見圖)
■整體評語
本題旨在考核同學從香港現况探討中西醫學融合是否可行,同學能從社會文化背景、醫療效用、措施配合三方面作分析,並附以例子佐證,論證過程明確。可惜同學未有從在港推行中西醫學融合可能遇到的阻礙來討論,以說明其可行性的不足,令答題未夠全面。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 李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