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拆解﹕中西醫結合治療

[2015.01.08] 發表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資料A

中醫雖然奧妙,然而不同醫師得出截然不同的診斷,教人困擾。近來有人提出要中西醫結合,可用西醫的研究工具,有助中醫診治標準化。以下是某中醫師的見解﹕

問﹕中西醫的高下爭論不休,事實上,兩者各有局限。兩者的理論如何?

答﹕兩者的發展、理論非常不同。中醫強調人跟大自然的和諧關係,認為失去平衡會生病;西醫卻認為生病和體內機制出誤有關,要找到「出事」器官對症下藥。可以說,中醫宏觀,西醫微觀。

問﹕兩者之間,其實有微妙的交融。相信結合不難?

答﹕對某些疾病的理解,兩者頗為相似,只是術語不同。以腸易激為例,中西醫都認為是外來刺激、壓力導致胃腸功能失調。統合這些術語,也是我們的研究方向之一。西醫執著於科學精神、實證醫學;最不贊成民間偏方、家傳秘方,三數人試過就說有效。但其實這並非一朝一夕可改變。中醫是相對個人化的治療,不同醫生、不同時間,常出現不同診治結果。西醫則講求標準化,透過數據統一連結藥物、徵狀及病症。希望中醫可透過臨牀實踐研究、薈萃分析等,研究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改寫自〈西式科研 讓中醫標準化〉,《明報》,2014.11.24

◆問題

參考以上資料及就你所知,試評論中西醫結合治療在香港推行是否可行。(10分)

■答題技巧﹕.申明立場.舉出實例.運用主題句.運用資料.拓展觀點.多角度思考

˙黎健成同學試答˙教師評語(見圖)

■整體評語

本題旨在考核同學從香港現况探討中西醫學融合是否可行,同學能從社會文化背景、醫療效用、措施配合三方面作分析,並附以例子佐證,論證過程明確。可惜同學未有從在港推行中西醫學融合可能遇到的阻礙來討論,以說明其可行性的不足,令答題未夠全面。

文﹕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幹事 李民迪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資料A 一對父子有關雨傘運動的對話 父﹕民主政制我也追求,但要懂得妥協,不能一步就到位。 子﹕普選是原則的問... 詳情
集師廣益﹕私立大學發展的憂慮
【明報專訊】在推行多元出路、不分文理和按同學興趣選科的制度下,不少中六畢業的同學或達基本大學3322要求,或透過完成副學士、高級文憑等,都會... 詳情
常識天下﹕英倫紳士式「欖欖」
【明報專訊】欖球(Rugby),在香港不算普及,但在其起源地英國,以及歐洲國家、南非等地非常流行,屬「國家級」運動,幾乎人人都懂﹗被譽為「傳... 詳情
玩勻全世界﹕團隊合作互尊重
【明報專訊】傳統欖球15人一隊(後來有7人、10人賽制),目標是將欖球緊抱至對方陣營的得分區內,再將球按在地上得分。球員可運用全身任何部位作... 詳情
不論男女齊來玩
【明報專訊】就讀於英皇佐治五世學校Grade 7的Antonio、Chloe 、Jamie和Trista閒時會玩欖球,其中愛打籃球的Anto...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