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刺殺金正恩》講述娛樂節目主持人斯凱拉克(占士法蘭高飾,左)意圖透過採訪行刺朝鮮領袖金正恩(Randall Park飾,右)。新加坡《聯合早報》分析指電影醜化朝鮮領袖的形象,「對極權國家而言,領袖不僅代表國家主權,而且是國家主權的最高象徵,及維繫政權合法性的最主要來源,故侮辱領袖是決不可以的」。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村民聯署 趕愛滋病童
知識增益﹕世衛新指引 助減愛滋童
時事點對點﹕江水進京津冀 解用水緊張
知識增益﹕「調」水或衝擊生態環境
你識唔識﹕習打虎肅貪 高官頻落馬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點對點﹕《刺殺金正恩》惹美朝網絡戰
全球化﹕刺殺金正恩×地緣政治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製作的爭議電影《刺殺金正恩》(The Interview)雖被不少觀眾評為爛片,且只能在北美僅300多間小型影院播放,但網上播映反應踴躍。截至12月27日,電影短短4天已在網上播放及下載超過200萬次,為索尼帶來超過1500萬美元收入。

朝鮮斥電影煽動恐怖主義

這喜劇電影虛構到朝鮮(北韓)採訪領導人金正恩的兩個美國名嘴,被美國中情局(CIA)要求刺殺金正恩的情節,觸怒朝鮮當局。朝鮮官方通訊社朝中社12月27日發表朝鮮國防委員會政策局發言人的講話,批評該電影是煽動恐怖主義的反動影片,違背以尊重主權、不干涉內政為基礎的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

早前索尼影業遭黑客大規模攻擊,令公司敏感資料外泄,有黑客更威脅襲擊放映該片的影院。美國主要院線紛紛拒絕放映這電影,索尼影業亦一度撤回影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認定黑客襲擊是朝鮮所為。白宮形容相關攻擊是「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美國總統奧巴馬批評言論自由已受威脅,聲言考慮是否加強對朝鮮制裁,或將朝鮮再次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

美揚言考慮加強制裁

朝鮮一直否認涉事,批評美方「無端指控」。戲外的事態發展令外界更關注這部電影。索尼最後決定讓該片同時在影院及網絡放映,由微軟的Xbox Video、Google旗下的YouTube和Google Play商店、蘋果iTunes Store商店及一個專為該片設立的網站播放。

該片在網上熱播之際,索尼的PlayStation遊戲網路在聖誕日遭黑客襲擊而癱瘓,花了近3日才修復;微軟Xbox亦曾癱瘓,翌日恢復。一個自稱為「蜥蜴小隊」(Lizard Squad)黑客組織在Twitter帳戶為兩次襲擊承認責任,但暫無證據顯示兩宗攻擊與電影有關。

——節自〈《刺殺金正恩》賣座 索尼收1500萬美元〉,《明報》,2014.12.30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刺殺金正恩》惹美朝網絡戰
知識增益﹕冷戰仇敵 美朝僵持至今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