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摩擦增 東線吃緊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在2014年經歷了更多摩擦和考驗,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所言,「周邊環境中的不確定性」,成為中國外交的主線。
越爆反華示威 釀百華工傷亡
5月,中海油981鑽井平台在西沙海域的作業引發中越自1988年海戰後少有的緊張局面,並引發越南國內反華騷亂,令台資企業損失數十億,逾百中國工人傷亡。在長達2個多月海上對峙中,中方指摘越方出動蛙人、漁網等干擾鑽井平台運作,並撞擊中方船隻過千次,越方也指摘中國出動軍艦和飛機護航,執法船衝撞越船。
另一方面,中國又在南沙群島的永暑礁、赤瓜礁等島礁大規模填海造陸,將原來無法住人的礁盤,改變為可建造小型機場的島嶼,被越南、菲律賓等國指摘為「改變南海現狀」。
在東海,中日圍繞釣魚島的爭端並無改善[象。經過兩國官民人士多次探路,雙方外交官員終於達成模糊的「四點共識」,兩國元首才在APEC期間勉強會面。同時,中國加強了對涉日歷史施壓。過去一年,「九一八事變」、「七七盧溝橋事變」、9月3日抗戰勝利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等日子,官方都以最高規格紀念。全國人大更首次以國家立法的形式,確定南京大屠殺的公祭日。今年的公祭日,習近平出席並發表講話。
主辦APEC 「一帶一路」出擊
與東線的四面楚歌相較,是西線的八面玲瓏。沿荓q新疆出中亞到歐洲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從東南亞經印度洋到東非、地中海的「海上絲綢之路」思路,習近平和李克強兩人頻頻出訪相關國家,加強經貿合作,特別是藉主辦APEC主場之利,啟動亞太自貿區路線圖,此舉被認為是打破了美國及其盟國在亞太形成的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