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昔日明報]

 
副刊
 西蘭花 海帶 香蕉
女人10大養生食物

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養生,尤其是女性,更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希望自己健康漂亮。下面為你介紹10種女性養生食物。

西蘭花

西蘭花不僅營養豐富、口感絕佳,還是著名的「抗癌戰士」,尤其是在防治胃癌、乳腺癌、皮膚癌方面效果尤佳。它含有豐富的維他命A、維他命C和胡蘿蔔素,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有助於保持皮膚彈性。

海帶

說起護髮的食物,可能你知道得很多,例如能令頭髮烏黑的黑芝麻,能令毛髮生長的生薑,或者是能令頭髮閃亮的核桃等。但你知道食物護髮的全能冠軍是誰嗎?它就是海帶,營養專家認為,經常食用海帶不但能補充身體的碘元素,而且對頭髮的生長、滋潤、亮澤也都具有特殊功效。

香蕉

含鉀元素豐富的香蕉是食物中排名第一的「美腿高手」 ,它所含豐富的鉀元素能幫助你伸展腿部肌肉和預防腿抽筋。排名第二的「美腿高手」 是芹菜,它有大量的膠質性碳酸鈣,易被人體吸收,可補充雙腿所需鈣質,還能預防下半身浮腫。

雞蛋

健康的指甲是粉紅色的,因為有充足的血液供應。若指甲變化異常,往往是營養缺乏或其他潛在症狀造成的。而高蛋白飲食是維持健康指甲所必需的,雞蛋則是獲得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紅薯

維他命A有「護眼小衛士」之稱,如果人體缺乏它,眼睛感受弱光的能力便會下降,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減退,嚴重時容易患上夜盲症。維他命A是由胡蘿蔔素轉變而成的。除胡蘿蔔之外,紅薯中也富含豐富的胡蘿蔔素,能提供豐富的維他命A,可以增進視力,而且常食紅薯對皮膚有好處。

菠菜

菠菜因擁有胡蘿蔔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的「還原食物」,可以阻止腦血管的病變而保護大腦。哪些屬於「還原食物」呢?專家研究認為,菠菜首當其衝。其次為韭菜、蔥、豌豆角、番茄、胡蘿蔔、小青菜、大豆、蒜葉等蔬菜,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杏仁等殼類食物,以及糙米飯、豬肝湯等都值得你補腦時選用。

番茄

英國的研究發現,每星期吃番茄3次以上可以預防呼吸系統疾病,保護雙肺免受細菌的感染。但番茄紅素的含量與番茄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越是不甜的番茄,其中番茄紅素含量越高。

深海魚

德國專家曾發佈過這樣一組實驗證明:堅持每日吃魚 50 克,可減少40%心臟病的發生,尤以吃深海魚為佳。魚裡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被俗稱為「好脂肪」,它們能擔當天然抗凝血劑的幫手,可降低血壓、抑制心肌的興奮性、減慢心率,從而保護心臟。

甘藍

甘藍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蔬菜之一,被譽為天然「胃菜」。患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醫生都會建議多吃甘藍。你也可以每天將甘藍與蜂蜜混合食用,此法有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黑豆

自古黑豆就被譽為「腎之谷」,而黑豆從外表上來看,你會發現其形狀與人體腎臟相似。它們不僅味甘性平,中醫認為它還具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

---------------------

茶濃不飲 睡前不飲

喝茶6大注意事項

一杯熱茶,一張報紙,是很多老人愜意的晚年生活。茶有提神、消除疲勞的功效。但老人喝茶養生,最好掌握「清淡為好,適量為佳,飯後少飲,睡前不飲,即泡即飲,服藥不飲」幾個原則。

量多不飲

大量液體進入血管,本身就會加重心臟負擔,再加上茶中的咖啡鹼、茶鹼都是興奮劑,會使人體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老人心臟功能較差,特別是有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的老年人,喝茶多,會產生胸悶、心悸等不適症狀。另外,大量飲用濃茶會稀釋胃液,降低胃液的濃度,從而產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症狀,胃不好的老人尤其要注意。

濃茶不飲

很多老人喜歡濃茶。但茶葉中含有鞣酸,鞣酸與食物中的鐵元素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新物質。因此,常喝濃茶會阻礙鐵的吸收,尤其是缺鐵性貧血的老人更要注意。相比淡茶,濃茶所含的咖啡因也容易過量,造成心跳加速、心律不齊。建議每次泡茶量2克左右。

飯前飯後不飲

飯前飯後20分鐘左右不宜飲茶,否則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空腹飲茶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眼花、心煩等「茶醉」現象,嚴重的還會引起胃黏膜炎。正確的做法是:餐後一小時再喝茶,慢慢小口品飲,並續水兩到三次。

睡前不飲

茶有提神興奮、利尿作用。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所以晚間不要喝茶,以免興奮失眠、多尿,影響睡眠品質。 睡前2小時內就不宜再飲茶,口渴的話改為飲白開水。

隔夜不飲

飲茶以現泡現飲為好,茶水放久了不僅保健成分減弱,口感也會大打折扣。泡好後若放置太久,茶湯還會因氧化和微生物繁殖而變質,喝了對身體有害無益。因此切不可喝隔夜茶。

服藥不飲

茶葉中的鞣質、茶鹼,可以和某些藥物發生化學反應,特別是老年朋友在服用催眠、鎮靜等藥物以及和含鐵補血藥、酶製劑藥、含蛋白質等藥物時,不宜用茶水送藥,以免影響藥效。而中藥人參、黨參、元胡、曼陀羅、川牛膝、麻黃、鉤藤、黃連等也不宜與茶水混飲。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以下幾類老人不宜喝茶。茶能提高基礎代謝率,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老年患者不應飲茶;茶裡的鞣酸,能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等的吸收,患有營養不良及缺鐵性貧血的人不宜飲茶;患有嚴重的動脈硬化、高血壓的老人在病情不穩定時不要飲濃茶。

---------------------------

日本研究:

進食時間影響減肥

過於耗時易致攝入過剩

相信大家都聽過,想要減肥就要學會細嚼慢嚥、切忌吃飯速度過快等類似的說法。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吃飯不宜過快其實是說,吃飯時,由於我們的大腦需要大約20分鐘才能感知到飽腹感,如果我們吃飯過快,在大腦感知到飽腹感之前我們的肚子就飽了的話,我們的大腦就有可能給我們傳達「還能再吃」的錯誤信號,因此極有可能會進食過量。

此外,人們提倡「細嚼慢嚥」其實是因為經常咀嚼有利於唾液的分泌,而唾液能分解食物內的糖分,促進血液對糖分的吸收,使我們的血糖上升。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腦中樞神經能更早地受到刺激,感知到飽腹感,防止我們過食。一般來說,一口食物咀嚼30次左右較為理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吃飯因細嚼慢嚥太過耗時的話,反而可能會招致進食過量。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法國料理全席。我們知道,一席完整的法國料理包括前菜、沙拉、湯、主食、碳水化合物和甜品等。乍一看,一席法國料理的量是驚人的。其實,按照進食的順序慢慢地將這些食物吃下卻也不是難事。但是,大家注意到了其所包含的卡路里嗎?據估算,一席完整的法國料理包含約1500至3000卡路里的熱量。但考慮到成年男子一日所需卡路里約為2500卡、女子約為2000卡的話,一頓飯就可能攝取了一天所需的熱量了。 所以,雖說吃飯細嚼慢嚥很重要,但過於耗時的進食反而會招致攝入過剩。

因此,大家進食時在時間的把握上要注意張弛有度。減肥不僅需要依靠細嚼慢嚥和切忌暴飲暴食,每次的進食時間也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

吃米飯

有助控制體重

有關稻米是否有助於減肥的問題,科學界一直爭論不休。澳洲科學家表示,稻米有助於控制體重,尤其深色稻米的效果尤為明顯,因而他們鼓勵澳洲人不要放棄吃米飯,而且應儘量吃棕色或深色的稻米。

阿德萊德大學醫學院博士史祖敏表示,外界通常認為米飯等澱粉類食品,可能導致體重增加,但實際上,碳水化合物之間的品質差異會令結果有所不同。有證據顯示,食用全穀物食品對控制體重有好處。同時,大量研究證明,吃米飯不僅有助於控制體重,還可防止高血壓和血脂異常。

不過,他還警告,這一觀點仍有待與其他研究進行對比考量,比如有研究稱米飯可能導致血糖升高或罹患糖尿病等。

------------------------

丹麥研究:

喝啤酒和打桌球

有助長壽

丹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桌球和啤酒有助於減緩衰老進程。應當鼓勵70歲以上的老人喝點啤酒、打打桌球。

新研究中,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健康衰老研究中心的阿斯克?拉森博士對哥本哈根兩個老年活動中心進行了實地研究。他表示,桌球和啤酒應該納入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發佈的「積極抗衰老指南」。

拉森博士指出,桌球本身可能難以直接抗擊衰老,但是老年人能夠樂在其中,充分享受桌球帶來的樂趣。這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同時還可以讓老人接觸更多人群,保持活躍的社交生活。桌球也最適合老年人群,因為玩桌球過程中動靜自然交替,時間可長可短,老人可以玩上幾個小時也不覺勞累和乏味。適度的啤酒(一杯)對骨骼和心臟也有一定的好處。「桌球+啤酒」式的消遣活動還能讓老年人暫時忘記疾病的痛苦和生活的不快。

曾經,健康專家認為,打撲克牌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如今,老人更希望生活得豐富多彩,並且隨著醫療水準的提高,不少老人到90多歲時,健康情況也依然良好,這就需要從身體和精神上共同關注老人,提倡「積極抗衰老」的方式,增加老年人喜愛的活動,才能更好地提高老人生活品質和總體健康水準。

 
 
今日相關新聞
西蘭花 海帶 香蕉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