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
【明報專訊】01.伊波拉病毒肆虐非洲,許多患者喪生。當地社會一般是由家族其他成員照顧孤兒,但在部分社區,民眾對伊波拉的恐懼蓋過了家庭紐帶,因而出現孤兒潮。伊波拉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哪部分?
A. 東部
B. 南部
C. 西部
D. 北部
02.日本參議院規則規定議員進入議會時不可戴帽、圍巾等。內閣官員松島綠(圖)出席參議院會議時戴上圍巾,被指違反議會規定。松島辯稱所戴的圍巾只是套裝的一部分,屬普通的時尚配件。松島綠的職位是什麼?
A. 法務大臣
B. 財務大臣
C. 文化部大臣
D. 總理大臣
03.內地旅客的不文明行徑受到關注,在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遍佈景點各處共5萬個裝飾用的陶瓷公仔,在景點開幕25年來幾乎全部被遊客拔走作私人「珍藏」。內地2013年10月起實施新法例,要求遊客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上述新法例是什麼?
A. 《文明法》
B. 《旅遊法》
C. 《景點守則法》
D. 《景區遊覽法》
04.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講座教授呂大樂認為透過「本土化」守住香港價值不太實際,反提議港人可「反攻大陸」,甚至開拓華南粵語區,建立獨有文化圈。他指死守本土文化不可行,因本土很多文化都是由內地傳入,例如粵劇。「粵」即是內地哪個省份?
A. 四川省
B. 安徽省
C. 湖南省
D. 廣東省
05.內地大學2013年被要求「七不講」,即教師不能與學生談論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及司法獨立。2014年,官方又以不得損害國家利益、言行不得背離黨的路等限制,進一步箝制百萬計年輕大學生的思想。2014年頒布的新限制被稱作什麼?
A. 紅七條
B. 大學七條
C. 保護國家方針
D. 七不做
06.爭取女性教育權利的少女馬拉拉(圖)與致力解決童工問題的印度人權運動家薩蒂亞爾希,分享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17歲的馬拉拉成為歷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評委讚揚兩人付出重大努力對抗針對兒童及年輕人的壓迫及爭取所有兒童享有教育的權利。馬拉拉來自哪個國家?
A. 巴基斯坦
B. 巴勒斯坦
C. 哥倫比亞
D. 利比亞
07.美國《華盛頓郵報》前總編輯布拉德利(Ben Bradlee)逝世,享年93歲。他視記者為「最佳測謊機」,最著名的是在水門事件(Watergate scandal)中指導及力挺兩名年輕記者鍥而不捨追查,最終將總統拉下台。因水門事件下台的美國總統是誰?
A. 甘迺迪
B. 尼克遜
C. 列根
D. 布殊
08.《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署名文章,指美國勢力對本港「佔中」推波助瀾。當中提及由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圖)擔任秘書長的勞工組織,過去多年收取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轄下組織逾千萬資助。組織發言人回應,收取款項全用在爭取勞工權利上,絕無隱瞞。上述的李卓人所屬組織是哪一個?
A.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B.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C. 香港工會聯合會
D. 香港職工會聯盟
09.陸豐烏坎村在2011年爆發土地維權事件,引發高度關注,2012年烏坎村村委會改選,烏坎村民首次實現「一人一票」選村委,曾被視為中國農村民主歷程上的典範。但隨後村民維權領袖被打壓,2014年3月換屆選舉後,烏坎的宗族勢力重新掌權。當時帶領民眾爭取「一人一票」選村官的洪銳潮及楊色茂被法院以「受賄罪」判監。烏坎村位於內地哪個省份?
A. 山東省
B. 廣東省
C. 湖北省
D. 河南省
10.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10月14日公開狠批香港佔領運動,又形容運動是顏色革命,「包藏着一個很大的陰謀」。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形容佔領是顏色革命的說法不恰當,強調佔領非要否定政權。顏色革命的由來是因為歷史上不少革命運動以顏色或花朵作標誌。2011年,哪一個國家的革命,成功推翻當時政權?
A. 伊拉克
B. 斯洛伐克
C. 埃及
D. 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