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對有錢的夫婦,路經竹林,不幸遇上大賊,最後丈夫死了,女的慘遭大賊污辱。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需要讀者解答一個不簡單的問題:究竟誰是殺死丈夫的兇手?
日本著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1892-1927)在1922年發表了一篇短篇小說〈竹林中〉。小說講述七個人物分別向警察作供,圍繞殺人案吐出自己的經歷與感受。在自白中,大賊的第一句話直認男人是他殺死的,他更認為殺死這些有地位的男人輕而易舉。然而,當女人作供的時候,她承認自己才是殺死丈夫的兇手,因為她不能忍受丈夫厭惡的眼神,對於她的不幸一點同情心也沒有。到了最後,丈夫的鬼魂也來了,他在冥界中告訴大家他是自殺的,因為他對妻子的不忠感到羞恥。
七個人物 七種演繹
小說最後沒有告訴讀者誰是兇手,細心閱讀,問題其實不在誰是真兇這個課題上。小說通過七個人物的第一稱敘事,讓讀者看到每一個人在訴說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多從自己的立場出發,甚至不惜改變事實來維護自己。大賊要強調自己的勇武;女人把她對丈夫潛藏的怨恨爆發出來;丈夫則要維持他男性的面子。〈竹林中〉的經典之處是它呈現了所謂真實是相對的 。
矛盾源於不同立場
我們距離芥川的年代快有一個世紀了,但現時重讀〈竹林中〉仍然有很大的啟發。我們活在一個聲音多元的年代,每個人都可以為一件事情發表意見,圍繞荍畯怐漪O各自不同演繹事情的聲音,當中可能產生令人困惑的矛盾。〈竹林中〉讓我們明白到這些矛盾其實是源於不同的立場。
然而,活在此時此刻,我想理解不同的立場只是了解事情的第一步,在極端的情G中,我們不能迴避對或錯的問題,我們亦需要守護一些做人的基本價值與道德。在多元的社會中,我們很容易迷失於紛亂的意見中,失去自我分辨是非的能力。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1910-1998)在改編芥川的小說的過程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方向。
〈竹林中〉改編為電影《羅生門》
黑澤明把芥川的〈竹林中〉和〈羅生門〉兩個短篇小說,改編為電影《羅生門》(1950),電影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讓芥川的小說受到世界的注意。《羅生門》是電影經典中的經典,它優美的黑白攝影,捕捉人物在寧靜環境中的躁動,表現了小說中壓抑的情緒。經歷過世界大戰,黑澤明並沒有對人性失望,他在電影加入了對未來的肯定、對生命的尊重,他的人文精神是讓人感動的。當事情失去控制,當事實變得模糊,我們更加需要以理性分析,明白不同的見解,真心表達自己的看法。
文:嶺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學科研究中心主任黃淑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