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學堂﹕刻舟求劍
【明報專訊】大耳騮,我在禮堂掉了筆袋,你有沒有見過啊?
這裏是班房,你在刻舟求劍啊!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呂氏春秋.察今》
【語譯】
從前有一名楚國人坐船渡江,不小心把劍掉進水中。於是他立刻在船身刻下記號標示劍的位置,並說:「這裏是我掉劍的地方。」過了不久,船停下,楚人從刻記號處下水尋劍。可是船一直前進,所以他找不回劍了。後人常用「刻舟求劍」來形容一知半解,不懂變通的人。
【例句】
做報告時,我們萬萬不能刻舟求劍,一定要從不同角度分析,才能得出與別不同的想法。
【考考你】
請你根據對「刻舟求劍」的理解,分辨出它的同義詞和反義詞。
A. 泥古不化
B. 食古不化
C. 因時制宜
D. 膠柱鼓瑟
E. 相機行事
F. 通權達變
同義詞:_________________
反義詞: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