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百萬學童外瘦內肥
長期乏運動 積聚隱藏脂肪
【綜合報道】兒童身形纖瘦不代表體內脂肪含量健康。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全國5歲至18歲學生中,有七分之一雖然外表並不肥胖,惟因為長時間活動量不足,身體積聚的「隱藏脂肪」瀕近「爆燈」,有誘發心臟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可能。
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除以身高二次方)是評估身體肥胖與否的普遍標準,據此計算,英國約有300萬學童屬於過胖或癡肥,佔5歲至18歲年齡組別的三成左右。不過,倫敦都會大學兒童癡肥專家麥卡錫(David McCarthy)借助精密分析儀器衡量學童的實際身體脂肪,發現本來屬「健康」的學童中,約有100萬人存在過多脂肪包圍着內臟的問題。
身體質量指數18.5至22.9屬正常範圍,低過18.5者屬偏瘦,但麥卡錫的研究團隊利用Tanita生化電阻分析儀器,藉着低電流通過全身來確定體內的脂肪有多重和有多少肌肉,結果發現,在接受檢驗的1000名學童中,有15%BMI定義為健康的學童,其實脂肪高而肌肉少。
例如,一名8歲男孩雖然BMI值為17.7,然而脂肪佔身體23%,肌肉質量卻偏低;一名9歲BMI值19的男孩,脂肪值達19,堪稱癡肥。學者稱這類孩子為「外瘦內肥」(thin-outside-fat-inside)的「TOFI」族。
BMI合格 不代表健康
麥卡錫說,孩子體內脂肪高的一大原因,在於當今兒童偏好玩電腦之類,而非像40年前那樣愛跳跳紮、跑來跑去。
他指出,體內脂肪比例偏高,可致二型糖尿病、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等,如果情况不及時改善,長大後可能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