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120年 中日關係新十字路口
歐陽五 神州點睛
120年前的7月25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在兩甲子的國運衰榮反轉之後,中日又重新站上十字路口。一邊是政冷、經涼、外交吃緊的羊腸小路,一邊是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陽關大道。中日關係到底會滑向哪邊,存在不少變數。
而變數也意味茈i能性。中日關係雖然徘徊不前,但其中仍有可塑空間,可藉人力積極施為。
筆者認為,在中日關係新的歷史轉捩點上,有3類群體應承擔更多引導責任。
3類應承擔引導責任的群體
一是政治家群體。
如今中日關係出現漂移,很重要的原因是政治互信基石不牢。雙方政治家須以長遠戰略眼光,對本國和彼此關係在新時代環境下重新定位,找到雙方的新平衡點。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來,兩國關係的進步時期每每與政治家們忠實履行政治承諾的時期重合,箇中原因並非偶然。早在中日關係破冰時,田中角榮即倡「信為萬事之本」。2008年胡錦濤與福田康夫在中日聯合聲明中宣示「兩國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亦是在重重風波後形成的深層共識及對彼此的政治承諾。
而安倍執掌日本相位後,對華在歷史、領土問題上常常兩面出招,大搞政治投機,更不斷破壞信約,熱炒「中國威脅論」。這種做法自然不能取信北京高層,令雙方難以坦誠打開對話視窗。
對中國來說,也面臨大國外交的轉型期。如何逐步形成透明且兼具連續性的政策操作,令外界對本國行為模式形成清晰預期,也考驗中國政治家的出招能力。
二是精英和知識階層。
剝開當下中日關係的亂線團,需要有兩把思想尖刀。一把是對歷史正本清源的能力,另一把是解答現實問題的能力,中日兩國的精英和知識階層在其中的作為十分關鍵。
為大撈ㄗ悃}知示範和高品質的思想產品是這一群體應負的責任。近期《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叢書在內地熱銷,其專業客觀的考察及描述,對溝通兩國在歷史問題的認知方面起到了消弭距離的作用。
而日本今年賣座大片《永遠的零》則是反面教材。該片以浪漫手法演繹了日軍在二戰中的表現,對戰爭根源的闡釋卻有意規避。雖迎合了本土觀樓V解對歷史矛盾情感的需要,但卻以文藝性遮蔽了大撕黚u相反思的意願和能力,這種短視做法之害不容忽視。
在中國,層出不窮的抗日「雷劇」所代表的價值取向亦不值得贊同。如何回應大憚熔z性愛國情緒,對中日兩國學界和文藝界來說都是課題。
三是教育者。
甲午之敗不僅是清廷炮艦及制度之敗,更是人之敗。
從今天的角度看,決定國家關係的重要因素是國力和軟實力,這些實力的原子化載體就是國民。對中國學生來說,尤應加大進修的是現代公民課、歷史課和體育課。之前有權威報道說,內地青少年體質連續25年下降,實在是一記警鐘。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反求諸己」的理念,對新甲午之年的中日關係亦可作如是觀。惟國民和國家皆更強健,皆更順應世界潮流,則才更有資本把握本國國運。謀全局者方能謀一域,謀萬世者方能謀一時,這是歷史的重要ㄔ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