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溫「無家可歸行動周」於昨日開始,有溫市議員稱市內存在很多「隱形無家可歸者」。有組織更稱此類「隱形無家可歸者」佔無家可歸者總數八成,他們不會在街頭乞討或翻垃圾,不容易被「看到」,而目前全家無家可歸的情況亦日趨嚴重。 溫哥華市議員鄭文宇表示,居住在溫哥華的無家可歸人士中,有許多人市府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溫市目前的無家可歸人士名單上約有300人,但住在庇護所中的人卻超過1,300人。 鄭文宇稱溫市的無家可歸人士中,有許多是有家庭的年輕人,甚至還有全職工作。這些人只是找不到棲身之所,設法在親友處暫住。這些人無法存到錢,一旦失去工作或遇上困難,他們很快就會變成無家可歸人士。 無家可歸者地區引導委員會(Regional Steering Committee on Homelessness)發言人布萊恩特(Deb Brya)透露,查明「隱形無家可歸者」的確實人數有所困難。她稱一般都是現場看到有人睡在街邊或塑膠布上,然後設法讓他們住進庇護所,這些並不是「隱形人」。 布萊恩特強調,市民一般印象中乞討以及翻垃圾箱的無家可歸者,佔全體無家可歸人士僅有20%,另外80%不一定流落街頭。她稱無家可歸人士的定義是沒有安全且永久的居處,例如睡沙發、住車內、住教堂地下室、住臨時庇護所的人,皆可算是無家可歸人士。她也指2011年的一份調查顯示,無家可歸家庭共有56個,其中包括54名兒童,是她所看過最高的數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