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中文:飲水「不思源」?
【明報專訊】水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重要得可引發滿城風雨。政府辦公室飲用水爭議不斷,從水質疑慮發展至冒牌假水,今期我們從水中窺探騙與被騙的詞彙。
■新聞例子
政府飲用水招標風波 重案查營運資料揭有問題
政府6月更換港九新界辦公室飲用水供應商,由「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中標,簽署逾5000萬元合約,為港島和部分離島辦公室供應188萬瓶聲稱由樂百氏(廣東)生產的「鑫樂觀音山」飲用水。生產商樂百氏曾被官媒「點名」批評致癌物溴酸鹽、微生物超標,引發疑慮,部分公務員決定自行購水。
水質安全成疑之外,「鑫樂觀音山」飲用水亦被曝是「冒牌水」,經商業罪案調查科調查,初步發現實際生產商位於東莞樟木頭,有別於向政府聲稱的生產單位,即合約定明的生產商並無參與製作飲用水,樂百氏亦向傳媒澄清與鑫鼎鑫及鑫樂均無合作,指其未經授權標註樂百氏為生產方。鑫鼎鑫遭政府物流署即時終止合約,警方8月中以欺詐罪拘捕鑫鼎鑫董事呂子聰及其妻,涉訛稱提供予政府的樽裝水由一間內地特定公司生產,另亦正通緝一名有份參與事件的內地男子。
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政府採購時並未清楚審查供應商,程序存在疏漏,態度不夠嚴謹,促向公眾交代。特首李家超亦稱負責招標的物流署把關不力,政府政門人員的洞察力及警覺不足,須加以培訓,以識別資料作假的手法。
資料來源:綜合《明報》報道
■延伸字詞
疑慮
詞義:因無法確信,故產生憂慮顧忌。
例句:我認真向母親解釋晚歸的原因,她的疑慮一掃而空。
訛稱
詞義:訛粵音「鵝」,作動詞用解為欺騙。
例句:詐騙犯訛稱自己是受害者兒子,急需現金周轉,藉此騙取數萬元。
疏漏
詞義:疏忽遺漏。
例句:他提出的論證充滿疏漏,無法說服別人。
把關
詞義:查驗事情或物件是否符合標準。
例句:這家公司生產過程把關嚴密,產品質素有保證。
■知多點
你識唔識「飲水」——古人品水標準
食水是非常珍貴的資源,不止今人,古人對飲用水也極有要求,甚至出現「品水」之說。早在先秦晚期,《呂氏春秋》已記錄時人對水的分類,包括輕水、重水、甘水、辛水及苦水,認為水質會影響身體,如飲用輕水會引發禿頭與頸脖囊腫,甘水可養顏,苦水則會使骨骼彎曲與駝背等。宋代《大觀茶論》也載有對水質的評鑑,提出「清輕甘潔」的標準,首選是山泉水,水質最為清潔;第二名是井水,算是堪用;至於江河的水腥臭兼有污泥,就算符合清澈、甘甜的標準,也不建議取用。
古人對煮水亦甚有研究,認為熬煮至出現魚眼、蟹眼形狀的水泡即可,若煮得太滾則再加水,稍微就火加熱即可。
文:呂穎彤
圖:資料圖片
(本網圖文均有版權,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載互聯網。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