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作中間人 美伊核談判「氣氛正面」
間接會談完場後 伊朗外長與美總統特使「交談數分鐘」

[2025.04.13] 發表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右)上月8日在德黑蘭一場會議上發言。(路透社)
伊朗首都德黑蘭上周五舉行支持加沙遊行,其間有示威者展示「打倒美國」橫額。(路透社)

美國和伊朗昨天(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舉行閉門的間接核談判,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度執政時期的2018年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通稱「伊朗核協議」)以來兩國最高層級的談判。會後伊朗首席談判代表、外長阿拉格齊與美方首席談判代表、總統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在阿曼外相同場下「交談數分鐘」。阿拉格齊形容會談氣氛「具成效和正面」,預料一周後再次進行談判。會前威特科夫表明華府談判「紅線」是制止伊朗製造核武,阿拉格齊則強調德黑蘭尋求「地位對等」的「公平和體面」協議。

美伊間接談判結束後,作為東道主的阿曼外相巴德爾在社交平台X表示,這場間接會談在「友好氣氛」下進行,「有益於交匯觀點」。

率領伊朗代表團的阿拉格齊(Abbas Araghchi)在Telegram形容會談氣氛「具成效和正面」,且雙方代表團結束談判後有「短暫相遇」。伊朗外交部其後確認這場間接談判長約兩個半小時,其後阿拉格齊與率領美國代表團的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離開談判會場期間在阿曼外相同場下交談了數分鐘」。

至截稿前美方尚未確認這說法,但如屬實可算是美伊之間的不小突破——特朗普上周曾宣稱美伊會就伊朗核問題「直接談判」,但伊朗一直否認,重申會談形式是雙方代表團各處一個房間,通過阿曼外長溝通。

會後阿拉格齊向伊朗國營電視台表示,下一輪談判頗有可能在本周六(19日)舉行,目標是商討潛在協議的廣泛框架,儘管不一定再次在阿曼境內進行,但仍會由阿曼作中間人。他形容雙方都希望短期內達成協議,「沒有任何一方尋求沒有成果、浪費時間的談判」。

美紅線:伊朗「核能力不能武器化」

阿曼消息人士在會前透露,這輪美伊會談將重點商討以美方有限度撤銷制裁換取伊朗停止核計劃,以及雙方換囚和緩解地區緊張局勢。阿拉格齊會前透過伊朗國營電視台表示,伊朗尋求與美國「在對等位置上的公平和體面協議」,又表明首輪會談旨在釐清許多基礎和初步事宜,如美方展現「充分誠意」,伊朗可能同意與其制訂日後會談時間表。

威特科夫會前則透過《華爾街日報》放風,表明美方「紅線」是伊朗「核能力不能武器化」。他確認美方立場是伊朗棄核,但不排除兩國為達成協議而尋求妥協的其他方法。美國總統特朗普昨在空軍一號上說:「我希望伊朗是個漂亮、偉大、快樂的國家。可是他們不能擁有核武。」

特朗普上月致函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敦促重啟核談判,要求兩個月內達成協議,否則將面臨美國武力威脅。哈梅內伊曾多次公開反對與美國談判,但最終改變立場,《紐約時報》上周五指他跟總統、司法部和國會領袖商談後,同意與美國開戰恐引發經濟崩潰和政權倒台的風險。

哈梅內伊2005年曾頒下教令,禁止生產、儲存和使用核武,但英媒2月曾指有數名革命衛隊指揮官曾以西方威脅加大為由促請哈梅內伊撤回對核武禁令。 (路透社/法新社/紐約時報)

更多國際要聞
路透:200華僱傭兵助俄 跟北京似無聯繫
路透社上周五(11日)引述兩名美國官員和一名西方前情報官員報道,目前有約200名在烏為俄軍作戰的中國公民,他們都是僱傭兵,似乎與中國政府沒有... 詳情
負責制定航空政策的聯合國機構國際民航組織(ICAO)計劃推行大幅簡化登機程序的「數碼旅遊憑證」,旅客只需把護照資料儲存在手機,經人臉辨識系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