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暴力法縱立法 印尼打擊網絡性犯罪仍遇挑戰」
專訪印尼支援性暴力受害者組織創辦人
來自印尼的2024年港大亞洲環球學人Agita Pasaribu(下文簡稱Agita)本身是律師,在新冠疫情期間的2020年一次義助誤墮網絡色情勒索的朋友,無心插柳促成她成立科技慈善組織Bullyid App,為網絡性犯罪的受害人提供精神健康支援和司法申訴途徑,甚至有份促進印尼就《性暴力犯罪法》立法。惟Agita坦言在印尼推動打擊網上性罪行仍有不少挑戰。
朋友遭網絡色情勒索成契機
Agita成立Bullyid的契機來自她一名女性朋友受到網上勒索。這位朋友通過網上約會平台跟某個男子交往,後來發展到會分享私密相片和影片。適逢新冠疫情,該名男子聲稱失業而需要金錢支援,Agita的朋友不虞有詐一直給錢,數個月後才發覺不妥,但在停止給錢後,該名男子態度大變,甚至威脅要將兩人的性對話和網絡性愛公開放上網,甚至告訴其親友。到這名朋友終於告知Agita時,「她看起來已不再像她自己,睡不穩食不安」。
問題是這位男子原來並不身處印尼,Agita不諱言也頭痛「還可做什麼」。她解釋,印尼司法制度非常複雜,一來當局不大可能關心這種私人議題,更難以對國外犯罪者立案調查,二來當時尚未有性暴力法,她的朋友反面對色情物品法掣肘——印尼儘管憲法上是世俗國家,卻有全球最龐大的穆斯林人口,據色情物品法,任何人創作、分享或散佈私密或色情內容都屬違法而面臨檢控,她的朋友可能因此被視為犯罪者。Agita直言正因難以得到保護,許多受害者不敢透露真相。
最終Agita代表朋友以電郵和WhatsApp向該名男子發律師信,儘管跨國犯罪上此舉不具法律約束力,但至少向對方表明態度,要求停止威脅、聯繫或勒索等行徑,否則會訴諸執法程序。儘管一直未收到回音,但Agita的朋友告知,未再在交友平台和Instagram(Ig)看到對方,在WhatsApp也似乎被對方封鎖,事件才告一段落。
Agita不禁想到,這位朋友教育程度甚高仍中招,可以肯定還有很多人有類似經歷,卻不知道如何求助。數據也能印證,她指在印尼新冠封城頭3個月,網上性騷擾個案數字即錄得300%升幅,兒童色情物品個案也在增加,換言之,網絡性犯罪開始在印尼升溫。Agita決定找幾位律師朋友合作,設立網站輪流為相關受害人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到真正落手落腳跟進,Agita和律師朋友才發現對涉及心理影響的個案有點無能為力,故她們決定邀請心理學家加入項目,提供心理健康支援。結果在全無市場推廣下,短短兩星期內就收到750宗個案。這令Agita認為有需要成立更正式的機構,也就是Bullyid。其團隊從支援受害者起步,提供保密的心理和法律網上支援,後來印尼女性賦權部一名代表開始邀請她們舉行網上講座,項目逐漸擴張,參與促進社會意識和提供相關訓練的活動,到後來更加入政策倡議,有份參與性暴力法的立法。
兩周收750個案 獲政府邀辦講座後漸擴張
Agita指許多網上賭博或約會平台、以至Telegram(Tg)和WhatsApp等社交媒體都充斥分享網絡性犯罪受害者的色情內容,甚至將其轉售。其團隊游說平台介入不果後,開始倡議政府修訂法律應對,與其他印尼非政府組織合作游說議員和亮相聽證會,最終促成《性暴力犯罪法》在2022年4月獲國會通過。
惟這不是打擊網絡性犯罪的終點。Agita坦言新法上路只是訂立基本原則,實際運行上仍面對不同挑戰。首先是如何在地方執法層面落實政策,畢竟警隊由男性主導,在草根社區,如果有人去報案說因分享私密影像被勒索,男性警員恐怕會首先問「為什麼你要分享」,彷彿令受害人再次受害,而非得到保護。
地方如何落實成疑問 跨境犯罪難打擊
其次是社交媒體公司,目前其團隊與Meta(facebook、Ig和WhatsApp的母公司)和TikTok有合作關係,可要求迅速移除社交平台(不包括WhatsApp)的受害者不雅影像,但鑑於許多在印尼可使用的社交平台未有在印尼派駐代表,要跟其建立聯繫有困難。最後也是最複雜的挑戰是跨境支援,「畢竟網上性暴力不會有邊界,但跨境犯罪卻難以打擊」。記者 周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