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AI助確診早期胰臟癌
4萬人發現6宗 上海浙江投入使用
【明報專訊】浙江一名65歲長者近日因頭暈三天求醫,在醫院進行超聲波、CT平掃(未打顯影劑的電腦斷層掃描)等常規檢查後,並未發現明顯異常,但人工智能(AI)系統卻從CT平掃結果發現患者或存胰臟腫瘤病變,幫助確診早期胰臟癌。胰臟癌位置隱蔽容易漏診,發現時多屬中晚期,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通過「平掃CT+AI」模型,已在4萬人中發現6宗早期胰臟癌。
中新網昨日報道,今年1月,65歲的丘先生(化名)因頭暈三日,到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就醫,AI在常規檢查CT平掃中,發現患者胰腺區域有一處1.5厘米大小的病灶,提示可能存在胰臟癌病變。醫院肝膽胰普外科主任醫師朱柯磊直呼「想不到」,因為患者症狀是頭暈,而胰臟有問題一般是腹痛。他們隨即為患者安排CT增強等檢查,結果證實是胰臟癌。丘先生很快進行了手術,病理報告亦證實為胰腺導管腺癌。
另一患者張女士(化名)因上腹脹痛到醫院求診,初步檢查疑似膽囊炎。但AI解讀CT影像後,發現胰臟有細微異常,惡性腫瘤可能性極高。醫院隨即安排CT增強檢查,亦證實了AI的判斷。
胰臟癌是診斷和治療均十分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大部分發現已晚期,平均五年生存率不足10%。
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在2024年11月引入的阿里達摩院醫療AI技術,至今已從4萬多名受檢者中,篩查出8宗胰臟癌個案,其中6宗為早期患者。當中2宗屬於常規檢查未能發現、AI主動提醒。
隱蔽易漏診 大部分發現已晚期
達摩院團隊聯合全球多個頂尖醫療機構研究,構建出胰臟癌早期檢測AI模型「PANDA」(Pancreatic cancer Detection with AI),是一個深度學習框架。該模型將CT增強上的知識遷移至CT平掃的數據集上,將不同胰臟腫瘤的局部特徵與全局特徵編碼入框架,並用病理金標準確認的腫瘤類型,用於監督AI的訓練。
相關研究2023年11月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醫學》時引起關注,上海、浙江等地相繼投入使用,可用於體檢中心、醫院等無症狀人群的胰臟癌篩查。達摩院團隊也正探索利用「平掃CT+AI」技術,查出胰臟癌以外的多種早期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