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風「穩外資」 商務部:磁吸力將更強
認外資轉移 偕發改委推《行動方案》年底前見效

[2025.02.21] 發表
昨日,國新辦在北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及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人士介紹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有關情况,並答記者問。(中新社)

【明報專訊】主題為「穩外資」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昨日舉行,商務部官員介紹《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內容,強調《行動方案》各項政策措施要於2025年底前落地見效,充分表明中國政府「大力吸引外資的信心和決心」;商務部承認出現外資轉移情况,但稱隨着新出台的外資政策見效,中國市場將有更強「磁吸力」。

在中美貿易戰持續、中歐貿易摩擦加劇的大背景下,如何「穩外資」成為今年中國政府提振經濟的重要一環。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市監總局等部門官員昨出席吹風會,介紹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有關情况。

擴領域開放 撤貸款限制

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在吹風會上介紹,國務院辦公廳前天公布商務部、國家發改委《行動方案》,提出擴大電訊、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為跨國公司在華投資設立總部型機構提供便利,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中國上市公司,支持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等措施(見表)。

凌激表示,按照國務院部署,商務部近期還將在全國範圍開展「服務保障外企」工作,各級「外資專班」上門走訪外企,現場了解訴求,推動解決問題,「如果現場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請地方逐級上報協調,切實解決外資企業的合理訴求。」

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計在華投資設立的企業超過123.9萬家,實際使用外資20.6萬億元人民幣。不過,中國吸引外資當前也面臨挑戰。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按年跌27.1%;今年1月降幅為13.4%,流入中國的外資規模(略超130億美元)創2021年以來的同期最弱。

稱汽車服裝業引資規模降

對此,凌激解釋稱,一是當前全球的FDI(國際直接投資)仍然比較低迷,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其次,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等外部環境,對中國吸引外資產生的影響不可低估;最後是受國內相關產業發展變化等諸多因素影響,部分跨國公司主動調整投資佈局,例如汽車、機械、服裝等行業的引資規模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成本上升地緣政治致外資轉移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長朱冰表示,確實有部分跨國公司正調整在華投資規模和業務,包括勞動密集型企業因中國成本上升而轉移產能,部分企業受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開始將一些新增的投資分散到其他國家。「總體來看,外資是有進有出、有增有減的。」朱冰強調,「隨着新出台的外資政策落地見效,中國市場對外資的『磁吸力』還會更強。」凌激也表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完備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持續優化的創新環境,都是引資的良好條件,「穩外資依然具備堅實的基礎。」

更多中國要聞
妙瓦底首批200電騙疑犯押解回國
緬甸向中國遣返的妙瓦底地區首批200名中國籍涉詐騙疑犯,昨經泰國被中國公安機關押解回國。 該批疑犯昨被緬甸移送至泰國湄索,中國公安部組... 詳情
擬兩會提案嚴治遠洋捕撈執法
【明報專訊】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民企保護議題是焦點之一。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皮劍龍(圖)表示,他將提交「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嚴厲糾... 詳情
「限韓令」或取消 韓:有必要擴大交流
【明報專訊】針對韓國傳媒報道中國政府最快於5月解除長達8年的「限韓令」,韓國外交部昨稱,政府多次向中方強調兩國文娛領域交流的重要性,提出有必... 詳情
當下,內地的各類App都被開發了新的用途。小紅書成了百科全書、bilibili成了學習網站、抖音成了「種草」平台等。在C2C的場景更加豐富、... 詳情
台封殺統戰部3高校 不認學歷禁交流合作
【明報專訊】台灣教育部昨日宣布,禁止本地大學與廣州暨南大學、泉州華僑大學和北京華文學院這3所隸屬中共中央統戰部的學校學術交流或合作;未來入學...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