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投訴信寄到加拿大駐香港總領事館
被指用替身代夫移民體檢 華婦官司歷近15年終結案
【明報專訊】一名中國女子十多年前移民到愛德華王子島,但最近10年,她被一封15年前寄到加拿大駐香港總領事館的匿名投訴信困擾,指她找人冒名頂替其丈夫進行移民驗身,因為她的丈夫正在監獄服刑。
此事令她被邊境局人員拘捕,並遭刑事檢控,到去年仍然被翻出,指她欺騙加拿大移民系統,要將她遞解出境。
當事人羅素(音譯:Su Luo),在中國出生並長大,35歲,擁有公共管理碩士學位,在2007年申請移民加拿大之前創辦了一家媒體公司,申請愛德華王子島投資移民計劃移民。她將自己列為主要申請人,丈夫和10歲的兒子為附屬申請人。2009年她與兒子一起抵達加拿大,而她的丈夫從未前來;兩人後來離婚,她也再婚。
在愛德華王子島,羅素創辦了一份中英文報紙,僱用了幾名當地人幫助經營業務,後來還被評為紀念國際婦女節的10位傑出女性領袖之一。
但在羅素抵達加拿大7個月後,一封匿名舉報信寄到加拿大駐香港領事館稱,指羅素找人冒名頂替其丈夫作移民體檢。法庭紀錄顯示,羅素的丈夫於2007年11月因侵犯版權罪名被捕並被起訴,後來被判4年監禁。
2008年3月,羅素、她的兒子和一名自稱是她丈夫的男子完成了體檢,完成移民程序,但最終只有羅素和其兒子來到加拿大。
儘管這封匿名信的內容驚人,但卻未得到迅速處理。2009年8月收到的中文信,一直拖到2015年8月才被翻譯成英文,最終引發了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的調查,並導致羅素於2015年11月9日才被捕。隨後羅素被控虛假陳述的刑事罪名,在愛德華王子島高等法院受審。在開審之前,羅素曾被CBSA的官員盤問,但在2019年的審判中,法官排除了這段盤問的錄影作為呈堂證供,認為她並非自願提供證詞,侵犯了她獲得法律顧問的權利。隨後刑事指控被中止。
但事情並未了結。2024年,聯邦公共安全部將她的案件提交給加拿大移民及難民法庭(Immigration and Refugee Board of Canada),指控羅素未如實披露丈夫在中國被捕和定罪的事實,以及安排冒名頂替者體檢,這是在欺騙加拿大移民系統,因此要將其驅逐出境。羅素的律師在移民法庭上辯稱,從收到匿名信到將案件提交法庭,期間拖延了近15年時間,這是濫用程序。在此期間,羅素已經在加拿大安家立業。
政府方面則辯稱,這封匿名舉報信只是啟動了調查,有關機構需要收集她前夫的法庭文件,這些需要時間,而新冠疫情進一步導致了延誤。移民法庭裁判官惠斯(Julia Huys)在判決書中稱,羅素的案件拖延了太久,且沒有正當理由。「我認為羅素女士的案件拖延時間過長。從調查開始到舉行聆訊之日,中間相隔足足14年2個月11天,過於漫長。案件本身並不複雜,但卻似乎多年未得到處理。」
「在公安部長意識到有可能的虛假陳述期間,羅素女士在加拿大已投入了大量精力,建立了一家成功的企業,加拿大已經成為她的家,她也成為了加拿大社會的一部分。
「公眾有理由確保執行加拿大移民法律的程序公平運作,且不受程序被濫用的影響。」
關於羅素是否確實請人冒名頂替自己丈夫,未有在法庭上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