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倘回試低位可短線投機
恒指今年首個交易日低開低走,最終跌436點,收報19,623點,成交金額1647億元。內地和香港股市首個交易日大跌,跌勢之全面頗令人意外,也很難找到合理解釋,只能說是避險情緒升溫。
港股昨小幅低開後沽盤就不斷湧現,雖然早市由低位19,542點一度反彈超過1%,回到19,800點之上,但之後沽家全面控制大局,跌幅不斷擴大。A股更由頭跌到尾,全日都沒有像樣的反彈,兩市下跌股份數目逾4400隻。
要留意,傳統上內地股票基金會在年底拉高持倉股份的價格來爭取較高回報和排名,結果A股多會在年初出現基金愛股拋售。但去年最後一天A股已大跌,結果新年還是低開低走,先是重磅股沽壓不斷,這時市場還以為是風格置換,有資金嘗試炒作中小微盤股,上升股份數目一度多於下跌的,但未幾看到沽壓之大根本是無差別拋售,紅利的內銀、電訊,去年底大幅拉高的半導體、手機設備,以至中小微盤股全都下跌,而大跌市還要成交額偏少,接盤的力量不強。
以指數來看,滬深兩市連續兩日大跌,但也未失守10月回落後的交易區間,只是沒有明確原因下的異動大跌,反映機構投資者短線部署偏審慎。市場一個陰霾是特朗普很快會就職,對華政策肯定不會友善,難得2024年終於正回報,大家都傾向鎖定利潤。外匯市場也是如此,有分析指3個月離岸人民幣貼價期權引伸波幅處於5.5%的歷史高位,而兩星期則為3.5%,兩者的分別就是特朗普上任。
中移動內銀股再跌可分段收集
若內地和香港股市大跌是在這設局下發生,意味不是基本面轉差或流動性出問題,主要是倉位調整以應付波動性即將增加,短線沽壓仍會反覆出現,但像去年1月般暴跌不大可能發生。昨日跌勢全面,某程度上是高息紅利股累積升幅不少,一些主題如半導體炒上也沒有明確合理原因,中小微盤股則擔心特朗普上任後避險情緒走高。但筆者覺得高息紅利股仍是主線,中移動(0941)昨日跌幅也少於大市,內銀股出了大陰燭,但也將去年底因粉飾櫥窗而拉升的幅度抹去,再跌也可以分段收集。
阿里(9988)以15.8億美元出售高鑫零售(6808)78.7%股權,作價約每股1.75元,遠低於預期和前收市價2.48元,拖累股價一度暴跌至1.6元,最終跌20%收報1.98元。買家為德弘資本,在2017年才成立,核心團隊主要是由私募基金KKR和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股權投資的團隊成員組成。究竟德弘資本能否像KKR般,在投資、私有化上多有大斬獲仍要觀察,但高鑫在阿里出售前一直偏強,主要是大消費是一個大炒作主題。
高鑫去年營運改善 支持股價回升
一方面是特朗普肯定會對中國出口帶來影響,二來就算是中國的貿易伙伴,如俄羅斯、越南、印尼、巴西等,其實也忍受不了中國低價傾銷而實施關稅。當這幾年獨力支撐中國經濟的外貿很大機會受壓,中央別無選擇下只能轉向刺激內需,地方債務置換、公務員加薪都在這背景下發生。此外,近年崛起的「胖東來」也成了炒作借口,中百、永輝等都揚言學習胖東來模式,而高鑫在2024年開始在營運上也確實有改善,亦支持股價由低位回升。報道又指德弘有意提出折價私有化,但作價低至1.38元和1.58元,估計成事機率有限。若高鑫股價能再次回試昨日低位,出現小雙底支持,會是一個不錯的短線投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