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國:穀子店助商場翻身
【明報專訊】「穀子」店源於英文單詞Goods(產品)的諧音,是售賣「ACGN」即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遊戲(Game)、小說(Novel,主要指輕小說)相關周邊產品的店舖。近年內地的穀子店從小眾領域走進大眾視野,逐漸進駐一線及二線城市商場。
穀子店除售賣徽章、立牌、掛件、插畫板(俗稱「色紙」)等動漫輕周邊,亦包括毛絨公仔、服飾、生活用品等大型產品。據艾瑞數據,2023年中國二次元(泛指ACGN)產業規模同比增幅達27.6%,達到2219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周邊及衍生市場達1024億元。
《中國新聞周刊》2024年7月報道,「#穀子店拯救老商場」等話題登上熱搜,內地知名IP(知識產權)設計企業艾漫(上海)動漫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誠表示,近年全球動漫周邊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未來幾年估計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老商場瀕關變熱點 市場料續增長
湖北武漢的潮流盒子X118商場,開舖率一度不足一半,去年改造成二次元主題商場後,客流量爆升10倍。去年底主推二次元品牌的北京王府井喜悅開業,首日客流破10萬。
近年成都以建造「中國最適宜數字文創發展城市」為目標,鼓勵動漫、電競遊戲、影視等領域發展,明確提出提升動漫產業的品質及效益,建造成都動漫品牌,促進動漫「全產業鏈」與「全年齡層」發展。原本瀕臨關閉的傳統商場成都天府紅商場,近年因二次元店舖陸續進駐而成為年輕人熱點。主營卡牌的傑森動漫將全國第一間門市開在該商場,許多新品先在此售賣「試水溫」,該店老闆李先生說「營業半年多,營收已經遠超預期」。
「入坑」青年:壓力大 回家一瞥即悅
穀子受歡迎原因之一是可慰藉年輕人心靈。23歲配音員馨雨(化名)和朋友一起住在北京,平常喜歡玩乙女遊戲(以女性為受眾的戀愛類遊戲),未買過周邊產品,曾認為10多元一個徽章不符合其消費觀。至2024年五一假期時,馨雨和朋友參加上海的動漫展,被當時熱鬧及包容的氛圍感染,也看見很多人的袋掛着非常精美的掛件,自此開始購買穀子。馨雨約兩個月花費八九百元購買周邊,雖感昂貴,但她大學畢業後遠離家鄉和親人來到北京,亦背負生活壓力,每次回家看到這些精美小物件,心情也愉悅起來。
也有報道稱穀子店熱潮充滿泡沫,部分急於開店的店主蒙受損失。曾投資50萬元開設穀子店的王明接受「Tech星球」訪問說,其店不但未能賺錢,更積存大量存貨。王明稱,穀子這類貨品面積小,光是擺滿貨架就需要大量產品,而為保持消費者新鮮感,店家需常常進貨,庫存積壓愈來愈嚴重。他亦認為現時穀子店競爭太激烈,不少店舖陷入同質化。
■休刊小啟:《公民學堂》聖誕新年假期休刊,1月2日復刊。祝 新年快樂!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84期]